身份证号码:45270119871105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BIM技术起源于美国, 通过对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特点的应用, 构建出带有信息并能准确传递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这对于提高计算的精度以及合理控制变化、实现数据共享和部门间协调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以BIM技术的应用为背景, 引出对BIM技术在施工成本管理各阶段中具体的应用研究。以期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 信息化; BIM
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环节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以及收益,企业进行项目综合管理的目的就包括进行成本管理控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将一直伴随工程进行过程,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都缺乏专业成本管理思想、管理经验与专业团队,科学化的成本管理思想难以建立,这也就导致了对于成本的管理不够完善。通过对于BIM技术的成本管理理念,我们可以以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方面的浪费,并且避免了由于个人行为造成的窝工、浪费等现象发生, 在强调精细化施工管理的今天, BIM技术的引入更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BIM技术应用于施工前成本管理阶段
(一)投标报价阶段
BIM技术在投标报价阶段对成本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软件的精确化算量。在对于BIM的模型进行搭建时,需要在图中包含所有的长度、位置等信息,并进行精确计算。过去可以建立类似于这一模型或最初提出的综合项目模型的模型,以便根据与第一计算规则相对应的材料的功能,确定和分类模型中不同类别组成部分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并准确和快速地计算将要执行的项目的基本数量。各种指标的统计,加上费用类别的软件,可以计算出更准确的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定。
在施工开始前利用生成的各种不同数据来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的预估算,使数据执行起来更加快捷,对于项目的预算也无需再使用大量图纸来估计产量,从而减少了因人为因素而可能造成的数据偏差,实现了数据客观性,避免了各部门指标的重复,并使提供材料要求更加容易。根据中标人提交的施工图纸和投标人名录,投标人获得相应的数据,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测,确定最终工程目标的造价,并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未来的成本和发展前景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施工前采购阶段
①节约加工时间。这项技术成功地将原来的现场加工转换为非现场的加工,即在进行建筑构件或者是进行整个建筑工程时,将原来的从设计到现场施工的模式改为从设计到在工厂进行制造加工再到现场直接进行安装的新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减小现场用地的面积,同时减少了劳动力,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误工等现象
②避免成本浪费。根据以往的数据来看,在整个施工项目中采购成本占所有施工成本的70%,制定一个明确的物资采购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的成本,模拟模型中的构件,以及对有完整信息的设备进行计算统计,与工程量统计精确地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材料和设备需要的更精确的数据。
二、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阶段
(一)成本预测和计划阶段
(1)参照类似的项目更加便捷,通过对于BIM技术的发展,数据的采集整理更加的准确,BIM技术对于数据的准确与整合大大的提高了对于类似项目的规划速度。通过整合数据并保存为电子档的格式,然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这是BIM本身的特点之一,这个数据库能够随时进行查询和借鉴。当以后的项目与其类似时,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资料,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成本预测的效率。
(2)施工模拟减少成本使用盲目性:这项技术可以模拟项目的施工过程,让管理人员可以在进行施工之前提前制定出在过程中每个关键时段的现场布置方案以及大型机械该如何布置的方案,还可以提前预知每一个时段所需要的资金、材料需求以及人员分布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发现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
通过在5D软件中打开深化模型,引入物料清单和进度表,软件可以自动模拟施工过程,计算产生的资金和物料需求,并生成相应的资金曲线及物料资源需求图,从而提高了成本管理效率。
(二)成本管理和核算阶段
(1)动态成本管理,避免成本损失:项目成本脱离控制的状况在项目建设中时有发生,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过程是很难受到控制的,施工成本处在不断的变化的状态中,而现行的资源管理手段是无法满足这种动态变化的,所以由于无法实时监控和更新项目成本数据, 施工成本失控也成了必然, BIM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成本管理办法,此办法可将成本计划阶段生成的5D模型与实际施工资源计划结合,这让数据更新的即时性和共享性成为现实,并为动态管理成本奠定了基础。
(2)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人工收集和核对数据不可避免存在的失误, 导致模型数据必然会存在误差, 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和共享性,无论是资源信息状态还是人力资源状态都能够做到及时准确获取并且记录。同时,BIM模型还有对数据进行自动化量算的功能, 这确保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哪一处构件出现问题。RFH都能够及时反馈给BIM信息数据库,数据库能够自动对核算数据进行更新,这个过程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准确度,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提前模拟施工的数据,保证了施工项目在正式施工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成本分析和考核阶段
(1)多算对比助于成本分析,有效管控成本:由于可知量是其数据库一个特点,大量的与工程相类似的其他工程的信息为这个数据库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支撑、其包含了在施工过程所形成的所有的数据,以时空维度以及构件的不同类型作为标量,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地进行分析等各种过程,保证了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数据,为领导者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进度资金的管理时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依据。该技术的对比功能的开发基础是5D软件,再加上该模型的关联功能,可以达到模型。进度计划以及清单表三位一体的效果。
(2) 数据资料调用便捷:BIM模型的数据库也是十分庞大的,在其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相互索引,所以无论是多么复杂或者是规模非常大的项目。该模型在数据分析方面都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帮助,这是因为存储的模型本身数据库的硬度。查询和调用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节省了成本分析的时间。当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如果他们在查找一个或多个项目的数据,他们只需点击相应的时间、空间信息,结果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索引。
三、BIM技术应用于竣工结算成本管理阶段
传统竣工结算阶段成本管理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但BIM技术改变了这种状况。该模型是参数化的,具有信息集成和关联功能。对于工程项目的模型,BIM模型给出了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属性信息,如空间关系、建筑物组成部分信息、建筑体积数据、详细的材料清单信息和相关进度信息以及相应阶段的费用信息。
BIM技术对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以及存储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其中项目全过程数据可以引以为例,该功能简化处理了项目各类数据信息,节省了处理数据所需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加快了施工的整体进度,减少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资源。
研究成果显示,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并且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BIM技术的应用下, 项目建设增加了施工成本管理能力,降低2%-10%的经济成本,特别是其可视化和参数化特性为施工项目消除了20%预算外变更,有效的工程量统计为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60%,这项技术为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上节约了很多时间,并且缩短了整个工期,让企业的快速回报的目标快一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从成本管理的施工前成本管理阶段、施工中成本管理阶段、竣工结算成本管理阶段三个方面入手,阐释了BIM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BIM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长宇.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动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2]包蔓. BIM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