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合作学习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陈阳锋
[导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方法被应用在教育领域,其中部分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生生、师生关系,塑造良性竞争环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陈阳锋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方法被应用在教育领域,其中部分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生生、师生关系,塑造良性竞争环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合作学习应用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一种个体竞争的学习环境和状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在学习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等。长期处于这种模式下,会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产生不利的影响,更容易滋生负面性格,如自私、偏执、孤僻等,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等,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许多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性格内向等,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过多地依靠教师的讲授,自主参与意识缺乏。新课程保准改革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三)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睦的师生、生生关系
        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等活动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合作学习能够在进行过程中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形成信任感,形成更加和睦的师生关系。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交流中表达自身观点,并通过讨论达成观念上的一致,同时部分学生的进步也会带动其他学生的进步,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共同进步。
        (四)构建良性的竞争意识和环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竞争过程,学习好的学生有机会享有更好的学习资源,这就使得学习中的竞争无处不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一种个体竞争的转态,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种竞争会催发很多负面的情绪。而合作学习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和这种紧张的氛围,通过合作的形式使竞争处于一种可控的范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和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目前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
        受限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水平等,部分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他们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小组讨论,认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就是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实际应用过程中,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环节。


部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指导学生如何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无关等,合作学习仅仅是披着小组讨论的皮的传统教学,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二)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差距大
        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学生要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就必须具备足够的表达能力,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组织语言、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等,促进交流沟通。学生还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有效组织和参与讨论活动。
        (三)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但并不是教师的地位下降了,反而教师的作用更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作用,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划分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全面调查和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使各小组之间不存在巨大的差异,小组成员之间人数适宜、男女比例平衡等,以便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氛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可能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指引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发言讨论,发表自身的观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及时引导讨论方向,防止题外话,或者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保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仍然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习能力差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表现差,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的评价更不应该以成绩来评判。因此教师应该在合作学习的应用过程中,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品德、成长等方面的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面临很多挑战,道德与法治教育出现很大的漏洞。为此文章结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意义,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碧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105-106.
[2]付本军.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67-168.
[3]蔡红花.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1(07):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