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王琦璐
[导读] 当前,电力行业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王琦璐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当前,电力行业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营及发展,需要将配电节能作为电力系统优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降低供电配系统的电能,解决电能供求紧张的问题,确保电力行业的发展能够与当前生态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相关的设施及节能技术,展现出供配电系统的高效性、节能性,确保能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
        1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的意义
        在企业的生产中,供配电系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国家的工业化,要想取得持续的发展,需要将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电力系统供配电中体现出了突出的作用及现实的发展意义。为了能够促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需要将电能消耗作为一项重要的作用内容,以完成对电能供求关系的有效调整,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确保企业各项生产及运作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
        因此,为了促进电力系统供配电的节能优化,需要从工厂及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完成对用电费用及购电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的合理性及优化性,在进行节能标准制定时,应坚持方便化、节能化及规范化原则,对用电设备进行优化处理,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还需要在电力模式中运用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概念,以进一步促进电网结构的优化。
        2电力系统供配电中节能优化的实现措施
        2.1变压器设备的选择
        对于变压器来说,交变的磁力线因为其内部铁心产生的磁滞和涡流而形成在铁心叠片内部的空载损耗,是变压器影响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的重要因素。要优化变压器的节能模式,首先需对变压器的材料进行优化更新,可以选择非晶合金铁心作为变压器的材料,其在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方面的表现更为卓越,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优化效果。例如,节能型变压器中,S11、S13、S15等型号设备可以凭借卷铁心结构,来改变传统的S7、S9型号中的叠片式铁心结构,在降低磁力阻滞、有效减少内部磁力空耗方面的能力更为出色。除了材料方面对优化节能方式的影响,变压器的数量也是提升节能优化程度的另一因素,电力企业可以运用不同变压器的操作特性,运用多台变压器的交互运行,实现各变压器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完成变压器的长期运转,并且可以保证变压器工作的平稳安全,合理分配用电负荷,使变压器运行的总损耗降低,因此,变压器在运行数量上需要经过工作人员系统科学的计算分析,实现电力系统供配电设备节能优化的目的。
        2.2科学布置供配电线路
        目前电力系统的供配电线路中,电缆材料的选择及合理分配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对供配电节能优化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线路铺设中,一般采用铜线或者铝线作为电缆的基础材料,但电缆线路中铜线与铝线的长时间接触,容易造成这两种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电阻的增大,进而导致输电损耗。因此,在输电线路的选材方面需要对两种材料有一定的区分,一种方案是以纯铜作为线路材料,此种方式传输效果好,但是铜材料成本较高,会增加费用支出;另一种方案是使用纯铝来铺设线路,如一定要使用两种材料同时铺设的电缆,一定要做好隔绝防护工作,减少材料接触。此外,施工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尽量避免铺设线路的迂回折叠,最大程度缩短线路输电距离,减少过程损耗。还有,供电企业在设计铺设相关电路时,要合理设计,科学进行供电所选址,使供电半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线路过长而造成电能损耗,若一定要进行超长电能传输,可以通过电路线缆截面的适度增大来达到节能优化的目的。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通常以分区树干式的配电形式为主,控制相应层高,使有关的回路干线在对应的供电区中保持相应供电楼层,以实现供电形式的安全可靠。
        2.3优化供配线系统功率因数
        依据最大化节能的原则,在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方式中,供配电企业要对节电的控制进行科学研究,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方式来降低电网的功率损耗。变压器及电动机等供配电必要设备自身带有的电感性易产生滞后电流,造成电能的流失。一方面,供配电企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以高功率作为选择用电设备的主要标准应用于供电过程,技术人员可以对用电补偿电容器的合理操控,以及合理地调节用电不畅的电容器来消除相关设备中自带的电感性;另一方面,技术人员需要以静电电容器自身产生的无功电流来对滞后电流损耗进行补偿的同时提升设备功率。此外,送配电系统技术人员要合理运用补偿方式,依据最佳补偿方式来适应供配电系统的实际需要,实现补偿的最大化,比如高压补偿、分散低压补偿、成组低压补偿等是当今供配电系统普遍应用的补偿方式。依据以上方式,可以在节电的控制上依据对相关设备功率因数的调整来实现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电力供应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电力供配质量。
        2.4利用节能手段优化照明设备
        照明设计应该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对应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色温、显色指数、照明功率密度、效率的相关要求,照明设计中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日照情况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合理选择导光或反光装置。当采用天然光导光或反光系统时,可采用照明控制系统对人工照明进行自动控制;人工照明采用高光效光源,在满足眩光限制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效率高的灯具,镇流器采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性质、功能、标准、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照明系统进行经济实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制方式。
        2.5建立配电设计数据库
        由于电力中包含大量的电力数据,电力系统需要做好电力数据的整理、收集及存储,确保能够将配电设计数据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提升电力监控系统运行效果及质量,电力系统会采集到所有的电力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由于数据库本身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分类及处理,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能够将数据库中的信息提供给一些对数据信息有需求的用户中,用户为了能够获取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会自行对数据进行检索。通过建立配电设计数据库,促进了用户处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了对数据的规范化及科学化管理,确保了数据管理的精准性,为数据信息能够更好地在电力企业中应用提供了便利。
        3结论
        电力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将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意识到节能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电力企业中的配线系统设计人员,应根据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合理选择节能技术及节能设备,以促进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提升,电力系统照明设置的优化,降低电力系统中的能源损耗量,对企业的成本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何羚.电力系统节能措施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25(9):54-56.
        [2]刘东芸.节能优化下的电力系统供配电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2(22):168-169.
        [3]黄欣,刘娜,张进.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17):224-225.
        [4]雷鸣.试论冶金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18,22(10):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