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必须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   作者:廖文超
[导读] 疝气必须手术治疗


廖文超
(达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达州635000)
    疝气就是指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了原本该在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孔洞、缺损点进入到另一个位置。常见的疝气类型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手术复发疝、斜疝、股疝等等。腹壁疝多是因为咳嗽、腹部肥胖、用力排便、老年腹壁退行性改变、用力过度、打喷嚏等原因导致腹内压升高,迫使腹腔内脏器如卵巢、小肠、膀胱、盲肠等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孔隙、缺损进入另一个部位。

    症状表现。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活动或者站立时,腹沟区可出现肿物。当患者休息或者平卧时肿物多可还纳腹腔。肿物突出时,可伴有轻微疼痛或者下腹部的坠胀感。如果腹股沟区肿物脱出后无法还纳腹腔,则会形成嵌顿疝,会引起严重的疼痛,腹胀,甚至肠坏死等可能。所以疝气一经确诊,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疝气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吗
   目前看来常见的疝气除了部分婴儿的腹股沟斜疝可自行愈合好转之外,其他的疝气均不能自行好转,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通过手术可以将出现疝气部位的缺损、出现的缝隙进行修补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可加强修复部位组织的韧性避免再次出现复发的可能。一般的成人疝气是不会自行愈合的,但是这并不意外着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疝气的危害除了局部的不适症状之外还会引起并发症,并发症可对患者生活、劳动能力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严重的是有嵌顿危险。此外一些疝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引起并发症像这样的疝气可不急于手术,只需要定期观察就可以了。
   除了手术治疗疝气外还有其他方式治疗,比如疝带治疗法,这种治疗方式一般只用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身体虚弱,手术耐受能力差,或者根本不允许进行手术治疗,可使用这种危险程度较低的疝带治疗。使用疝带时必须将腹内脱出物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压垫应大于疝囊环,这样才能压紧,避免再次出现疝气。但是长期使用疝带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弊端,就是导致内容物与疝囊发生粘连,导致病情加重出现难修复型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建议患者白天佩戴而晚上取下不用。
   此外部分疝气还能通过手法复位。这些疝气主要包括嵌顿性疝、疝环松弛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时需要注意,嵌顿的时间不能超过3~5小时,复位后应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在24小时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腹胀等,证明复位是成功的。但是手法复位并不是治疗疝气的根本方法,只能起到短期作用,并且在复位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操作时必须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如果发生疝气嵌顿需要立马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疝气也不是完全一劳永逸,很可能出现复发。导致复发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引起疾病的主要病因没有得到控制。发生疝气主要与腹腔内压升高相关,任何导致腹腔内压升高的因素均可能成为引起疝气的诱发因素。因此在治疗疝气的过程中就需要控制好导致腹腔内压升高的疾病因素。常见的会导致腹腔内压升高的疾病因素为:老年性支气管炎引起的长期咳嗽、便秘,等。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腹部用力,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避免从事体力劳动,防止伤口开裂或感染。手术后应在半年内不从事体力劳动,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积极治疗各种会引起腹部压力的疾病,减少使用引起腹胀的食物。
   疝气手术治疗后在恢复期应该注意什么?
   (1)在手术后的1~2周内,创口会出现紧绷、疼痛等不适应感觉,这是正常的情况,患者不必过分担心,对于比较疼痛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受给予止痛药物。(2)包扎创口的敷料、纱布等等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如果包扎伤口的敷料被污染、浸湿都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更换。(3)手术后患者最佳的体位是平卧,可以避免腹压升高,如果想转为半坐卧位,需要将膝盖弯曲,减少腹部压力。(4)如果是微创手术,患者当天可下床进行简单的行走,避免腹压升高。进行开刀手术,一般在手术后2~3天下床活动,活动时应该注意腹部不能用力,最好一侧手扶住床沿活动。(5)如果缝合处存在张力或阴囊肿大则避免下床,需卧床休息,待消肿之后再下床活动。(6)加强营养供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避免难消化、易产生气体的食物。(7)手术后两个月内不宜进行跳跃、奔跑等比较剧烈的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避免咳嗽、哭闹。(8)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诊,患者发热、缝合处出现发红、肿胀、发热、有异物分泌、出现发炎;患者出现持续性呕吐或伤口剧烈疼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