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杰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一小学
随着课改的一天天推进,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身边一位位充满活力的教师走进了高效课堂,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在课改中的成长轨迹,感慨万千。何为高效课堂?我觉得课堂高效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超常进步。很多教师都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为了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感悟的课堂,我们把一堂课的学习划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中、课后。
(一)先说课前,即备课。
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精心,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不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不愿意把每节课都以文本的形式写在备课本上,但是并不等于可以不备课,备课是用心来备的,不拘于形式。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生成课程的意识。?备课充分预设,引发动态生成。教师都要尽可能站在学生角度,并将其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去思考,要备学生所思所想,要对教学目标、任务、方法、过程以及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探究,力争将课堂教学过程运筹于帷幄之中,尽可能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二)再说课中,即上课。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到位。即:授之于渔。
1.“质疑”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阶段质疑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即敢问——善问——拓问。
一年级学生要学会“敢问”——障碍性提问,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克服不良心里障碍,把自己学习中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大胆提出,也就是不懂就问。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三年级学生要“善问”——探究性提问,即激发学生提出理解上的疑问或对学习材料进行设问。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内容上的理解性问题,一般具有隐蔽性和矛盾性;另一类是思维方向的引导性问题,一般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
四、五、六年级学生要学会“拓问”——拓展性提问,即学完学习材料之后提出拓展性问题和延伸性问题。针对学习材料中不充实或省略之处而提出的问题和有学习材料中所涉及而引申出来的问题。
2.“自读自悟”的培养
“自读自悟”是实现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能力,其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读”是学生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特别是语文课上。读要有效的读,应考虑到不同学段对于阅读材料有不同要求,低年级应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中高年级应该有一定深度,含一定哲理。“悟”教师要知道指导学生悟什么。从内容上说,要悟词句(理解词句)——悟内容(理解大意)——悟思路(写作顺序)——悟写法(写作手法)。从方法上说,可以用小练笔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用不拘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朗读,课本剧,说唱,摘录,小组讨论,问题争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自学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维的个性。
(三)最后说课后,即巩固。
优化练习巩固,训练到位。练习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其一、练习要有“方“,要“对症下药”,每一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设计练习的导航。设计的练习要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要有利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冬阳 童年 骆驼队》可以选几句重点句子“我——地想,——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对走过来,又听见——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与我的心头。先填空,再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二、练习还要有“味”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也有成就感。例如《将相和》可以让学生编课本剧。学了《草原》可以让特长生表演蒙古舞等。其三、练习要有“层”,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设计的作业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层次,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有生吃得饱。其四、练习还要有“时”。根据“艾宾洛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教师应抢在遗忘之前布置练习。对每个知识点循环练习的间隔也应该是由短而长。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实现真正的高效,就必须在“实”上做文章。打破条条框框的模式定位,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