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   庄广正
[导读] 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心素养正在不断融入各学科教学实践中

        
        庄广正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周西小学,江苏 扬州225247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心素养正在不断融入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语文的核心素养成为该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分析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关键模块,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延用传统教学方法,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对未来个人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具有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语言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日常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梳理、积累逐渐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熟悉其基本的运用规律,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模式和经验,最终可以在具体的情景模式下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主动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不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所以通过语文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重要。其中,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梳理自己对相关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并且精准地分析、归纳相关的语言文学现象,推动小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为了推动小学生思维健康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诸如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相应的自主探究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最终促进思维模式的逐步养成。
(三)强化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实际生活中的文化理解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并不断发扬文化的能力。小学作为特殊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文化传承的引导,不断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欣赏、创造美的能力,养成体验、表现美的品质,它无疑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视阅读教学,不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发现文章背后的美好,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最终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开展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完善,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为师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将部分晦涩难懂、抽象的语文学习课程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授语文内容时,要做到深入浅出,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实际效果。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要尽量生动形象、简练精辟,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实践时,要情感丰富,以情动人,引发学生形成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组织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探讨相关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不断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
        基础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话的方式指引学生拓展自身思维,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知识的学习探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因材施教,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活动化,更能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见的互动交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核心素养中关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教师需要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在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理解我国古老的文化魅力,进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主动传承文化的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五)科学规划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对目标进行同意划分,形成科学合理的具体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要保障教学过程、课堂训练及文化渗透三者之间层层递进,使小学生对教学目标理解清晰,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无疑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新一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两者的重要关联,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将自己积累的语言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写作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在培养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目标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读写相结合的模块,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帮助学生养成灵活的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能力,提升其语言学习综合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通过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温爱丽.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26) .
        [2]魏娟.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策略[J].神州,2018,(32) .
        [3]路静.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
        [4]叶丽青.浅提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