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莲① 徐永彦
黑龙江省宁安市第四小学①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小学157499
摘要:小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加以重视文字基础知识教学。无论今后哪一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学科支持,而语文最基础的内容便是识字。故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求多样且高效的方法,将小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充分激发,帮助其认识更多的生字,推动小学生高效学习,进而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前言:
识字教学作为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刚刚接触汉字学习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汉字较为新奇。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新颖且多样的方法积极对其加以引导,让小学生能够对学习识字产生足够的兴趣,并自主融入到课堂中,促进小学生识字学习质量与语文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一年极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刚刚步入校园,对于一切都较为好奇。而且他们的天性是活泼爱玩,学习识字的最初阶段往往都会觉得比较新奇,但却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于课堂,学过的生字很快就会忘记。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性,枯燥又单一,因此,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对于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就应抓住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他们十分热衷于游戏,精力较旺盛。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趣味游戏开展识字教学,这样不但能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学习识字的兴趣充分激发,还能让小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将生字理解掌握的更加牢固。而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适当的游戏,难易要适中,这样才能助力小学生高效学习,使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识字学习质量,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一味的说教式讲解,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趣味游戏。例如在《小青蛙》一课,本课中的生字有许多相像之处,如:清、晴、眼、请、睛、情、请等,小学生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可能会混淆。语文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生字与相应的拼音写在卡片上,再将拼音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小学生用生字卡片去寻找与之相同的拼音进行配对。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随时将顺序打乱,也可以将生字与拼音卡片互换位置,让小学生用拼音卡片去寻找与之配对的生字卡片,使其能快速掌握认识生字,提高识字学习质量。或者在《升国旗》一课,教师可以运用猜谜语的游戏开展识字教学,如:天鹅一出鸟不见——我;三横加两竖,此字像迷宫——正;一人站在大门外——们,猜谜语的游戏能让小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更加活跃。可见运用这样的趣味识字小游戏,不但能将小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能主动融入课堂游戏中,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与掌握生字及相关知识,极大程度促进小学识字学习的质量提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识字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通常保持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对于识字学习,不但要靠死记硬背,同时还要接受语文教师千篇一律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渐消减,对于生字理解掌握的不够扎实,学习质量也普遍不高。因此,若语文教师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应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样能收获显著的教学效果。
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其中的互联网、多媒体与电子课件,能将识字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其学习识字的热情调动起来,促使小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同时还能将复杂的汉字进行拆分,让小学生更清晰的理解与掌握教材中的生字,以促进其学习质量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活力与趣味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笔画复杂或难以理解的生字,语文教师单单靠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对小学生而言还无法完全理解与掌握。故而,教师就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识字教学,例如在《四个太阳》一课,其中的一些生字,如:道、尝、甜、暖、该、颜等,笔画较多且复杂。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生字运用电子课件进行拆分,能让小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一笔一画是如何书写,同时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掌握。或者在《操场上》一课,教师可以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将足字旁与提手旁的由来设计成动画,播放给小学生。比如足字是怎样从甲骨文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汉字,又成为诸多生字的偏旁,再将带有足字旁与提手旁的生字举例给小学生,使其能通过有趣的动画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的生字,并加深记忆。可见在识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调动小学生学习识字的热情,并主动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同时通过观看画动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且极为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学习质量的同时让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与趣味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教学情境提高识字的积极性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科中,识字是最基础且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巨大影响。但就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对于生字的讲解过于笼统,往往都是一带而过,这就导致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薄弱的学生无法吸收课堂所学,长此以往,会导致小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都难以达到理想标准。故而,语文教师就应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策略,要善于运用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然而教学情境的内容丰富,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并将小学生带入到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能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生字的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教学情境种类多样且内容丰富,在融入多种元素后会更有趣味性,能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提高对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灭”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故事情境开展教学,以有趣的故事帮助小学生掌握与理解生字。如:小兔子到小花狗家中做客,小狗去开门的时候忘记关煤气了,结果,灶台上的油锅着火了。小兔子情急之下将水泼在油锅中,但是火势却越来越大,小花狗见状急忙将煤气关掉,并用锅盖将油锅盖住,火很快就熄灭了。 可以将事故中的锅盖看作是“灭”字上的一横,盖在火上,就形成了“灭”字。这则故事很短,但是能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字,提高其学习识字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将小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可见故事情境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小学生自主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助力其更加高效的学习,强化对生字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效率。
总结: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就应以加重视,并积极探索,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自主融入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云.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 读与写,2021,18(5):68.
[2]杨腾坛. 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J]. 语文课内外,202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