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江苏省 连云港 222200)
摘要:小学阶段是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开端,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是小学所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讨的话题,这一话题目前提出的相关策略不可胜数,笔者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上在这提出浅薄的见解,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主题;小学语文
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的特点,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把握他们的特点,抓住他们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是我们面对的难题。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还需一个漫长的阶段,如何在这时间段里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也是我们面临的棘手任务。对于种种状况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最内核,最本质的素质和修养,是全民都应该具有的,当它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还要追溯于2014年,教育部正式明确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1]这一概念。使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新的发展与规划,文本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对“核心素养”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六大板块,细分为人文、科学、生活、创新、责任六个方面,其中实践创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是教育体系,还是国家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与之紧密结合,并围绕它,以它为中心进行标准的具体化[1]。
(二)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意义
六个方面既是内容也是标准,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人文方面不仅要有人文底蕴更要有人文关怀精神;在科学方面,既要有探索科学的学识和勇气,也要有科学求真求实精神;生活方面,要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创新方面,要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新,脚踏实地;责任方面,要具有责任意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敢担当。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这六个方面,不但个人的素质会得到提升,而且将会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基于核心素养实施语文单元教学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单元教学与实际脱节,教学质量不高,教的多但学生学到的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导致成绩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还会导致成绩好的学生也对语文失去兴趣。从而使得语文课变成了看书课和一言堂,学生只能闷头看书和听课做笔记,教学情境沉闷,老师在上面进行填鸭教学,逐字逐句进行讲课,看起来严肃认真但压抑了小学生原本活泼的天性,从而使得课堂缺乏互动,没有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无法联系实际生活,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小学生增长知识和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语文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广阔的世界观,而一本良好的语文阅读素材可以通过优美的文章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意境中去,进而感染学生,使得他们的核心素养在阅读中得到提升,通过前期阅读的积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有更多的材料可写。而在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阅读素材时,一线教师就往往发现部分文章固然优美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但却因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经历有限而不能被完全理解,影响他们的后续语文写作,在写作时缺乏新意。
(三)学生语文学习表面化、形式化
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的地位,让学生主导课堂,老师进行答疑解惑的这种教学观念。但在实际实施中,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度,使得学生没能积极自主,而是放任自流,学生自行看书想看哪儿就看哪儿,提出的问题也容易天马行空,老师无法把握课堂节奏,使得课改要求的自主性学习成为一句空话[2]。
二、基于核心素养实施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语文学科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学科,理解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单元主题,整合单元资源,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都整体把握和全单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全局意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渐达到偏理解性、评价性、综合类的阶段,与之教师也展现出单元主题教学教学,这一做法对于小学生思维发展不可或缺,具有引领性,导向性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养实施语文单元教学的对策
(1)围绕单元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是了解外国名著,发现广阔世界。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为《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篇主要介绍鲁滨逊的航海经历,在这一过程中红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战胜并如愿以偿回到故乡,顽强不屈的精神感染着广大学子,《骑鹅旅行记》是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介绍了许多人文风情,是一部蓉人文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的优秀作品,能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与区域地理,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眼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主人公是汤姆·索亚,讲述了他的一番奇特经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在其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国外名著,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学习作品梗概的写作,让学生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
(二)围绕单元主题,有效整合教材资源
一个单元主题可能围绕一个人物进行全方面的描写,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个单元围绕“鲁迅”展开,在单元介绍时就对鲁迅先生用文字进行了简单介绍,主要介绍了其经典作品和身份,在单元内分别有四篇文章,是《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其中《少年闰土》阅读链接了冯雪峰先生的《论〈野草〉》和李何林先生的《鲁迅〈野草〉注解》,其链接的目的也是学生从不同作家的评价与注解中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在一个单元内无论是单元中提供的课文本身还是链接的其他知识,还是课后注解都可以被当做资源,对之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全方面的认知,点明单元主题,进行单元主题有效教学[3]。
(三)围绕单元主题,落实读写结合
一个单元围绕大的主题展开,有一定的单元目标,也有一定的单元资源,要通过多种形式利用,“读写”要落实,在进行名著教学时,要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形式灵活化,教学工具时代化。阅读不仅只有通过单纯的文本音节获取信息,也可以加入图片、视频、音频、思维导图等多种呈现手段显示阅读内容。小学生在读课使,对于文本较长、难度较高的课文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他们初步认识人物和故事情节,具有逻辑性的简单的思维导图的运用亦是在语文阅读上锦上添花,有助于他们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脉络,形成大体的知识框架,对于整体学生思维品质的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集中学习了人物的描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学习如何进行人物写作,从神态、动作、语言、外貌方面进行多方面进行观察记录,随后选取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描写与叙述。在阅读是就针对相关特点进行重点品味与阅读,抓住典型特征进行阅读教学,学习作者如何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小练笔打基础。
结语:
在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要重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语文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培养整体意识,循序渐进,达到最终目标,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培育出高素质、综合性、高层次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炜.基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主题教学实施[J].新智慧,2020(01):36.
[2]胡爱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J].求知导刊,2020,(32):44-45.
[3]李文思.试析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策略的实施[J].考试周刊,2020,(6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