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理平 鲍如意 黄淼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43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中心校 317004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 437000
【摘要】在教育部颁布“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各小学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这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小学高段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还存在着自主学习动机不强、自主学习时间把控不当、自主学习方法欠缺、自主学习结果控制不佳等问题,针对问题探讨破解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 ;线上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Abstract]: Confronted with COVID-19, the notice of ‘classes suspended but learning continue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lly implement online teaching, which puts forward better requirements for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e author took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as a sample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control of learning time, lack of autonomous learning methods, and poor control of autonomous learning results, and propose a solu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online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一、引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础。2020年开局新冠疫情爆发,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EB/OL]. [2020-2-1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002/t20200212_420435.html.]]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这是作为防控疫情所采取的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对于正常教育教学进度影响的应急措施,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实践摸索。
基于此,本研究就从防控疫情的背景下着手,小学生脱离了教师实时的监控与指导,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境,我们如何应对这一崭新挑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将是本文着眼的重点。
二、研究概述
(一)概念界定
1.自主学习
庞维国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定义自主学习,指出了其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三大特点。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简单地分成是自主的或是不自主的,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分清其学习在哪些方面或过程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或过程是不自主的。[[[]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78-83.]]本文探讨的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进行学习,但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与此同时,疫情下线上自主学习的“学”不要简单地定义为学习学校里的文化知识课程,应该更宽泛地理解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如包含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一系列内容的学习。
2.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即是学生掌握的关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能力,强调学习能力的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通常包括动机、时间、方法、环境、社会性、学习结果等多维度。何基生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 具体包括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何基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动态分析[J].教育评论,2009(02):81-83.]]本文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发展和完善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具体包括学生能够拥有良好学习动机、自觉管理时间、选择切合的环境与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进行结果评价的一种能力。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疫情下的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此编制了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了解情况。我们根据齐莫曼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 [[[] Schunk D, Zmmerman B 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4-20.]]从自主学习的维度出发,分别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结果这几个方面来设计问卷,调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学习目的与自我效能感,学习时间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计划和管理,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所采取的预习、理解、复习、组织策略等,学习环境涉及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学习结果主要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自我监控、自我总结和自我强化。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文选取湖北省咸宁市小学的高段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在网络上发放问卷,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一定程度上,高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反映普遍的小学生的情况,具有代表性。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剔除漏填、乱填的问卷,有效问卷为108份,有效回收率为90% 。
三、现状分析
(一)学习动机分析
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动力所在。通过调查显示:小学高段学生学习为了实现老师和家长的期待的占23.73%,为了让同学羡慕的占1.69%,为了兴趣发展的占1.69%,为了自己的发展的学生人数占72.88%.可知大多数学生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但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是为了他人,自主性不高。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层面,33.9%的同学对自身学习充满了信心,64.41%的同学较有信心,仅有1.69%的学生信心不足。可以体现出: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信心较为充足,但普遍存在信心不强的表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
(二)学习时间分析
学生学习时间主要体现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对于学习活动具有调节、激励和导向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有72.88%的学生都会制定学习计划,其中42.37%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计划认真实施,但是30.51%的学生不能按时实施,另有27.12%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意识淡薄,多是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未曾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此外,小学生学习任务滞留情况如下:不会占比77.97%,偶尔占比20.34%,经常占比1.69%,我们由此可以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存在着拖延和追求玩乐的现状。
(三)学习方法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此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影响颇深。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按百分比从多到少进行排列依次是:教师详细讲解(71%),小组合作(15%),自主探究(7%),其他(7%)。多数学生都偏向于教师详细讲解的学习方式,这是他们一贯的学习模式,他们对此已经十分习惯,只有7%的学生偏向于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占比极低。
表1 学生学习方法情况表
.png)
通过表1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情况不佳,自主预习的学生占比为49.15%,其他的学生多依赖于他人或从不预习,当然其中也不乏学生想要预习却未得方法;在复习层面有6.78%的学生从不复习,有22.03%的学生随便复习,毫无章法可循,这样的学习即便付出了超越百分百的努力,也可能收效甚微。在听课层面69.49%的学生能够边听边记重点,8.47%的学生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问,提出自己的困惑,十分宝贵,但还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同学是抱着“完成任务就好”的心态去听课,盲目听课,不知重点。
(四)学习环境分析
环境也是影响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不仅涵盖物质环境,也包含社会性环境。对小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进行了调查发现:76%的学生能够控制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学习,22%的学生对于学习环境不做要求,另有2%的学生学习环境不佳,在学习时常会受到干扰。对于社会性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仅有55.6%的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剩下的学生没有利用榜样力量促进自己学习。在选择学业求助的时候,学生的选择按百分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依次是: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47.46%),自己查找资料解决(42.37%),联系同学讨论(6.78%),置之不理(3.39%),多数学生们善于利用老师和家长这些社会性人力资源促进自己的学习,也善于借助学习工具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五)学习结果控制分析
学习结构调控是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学习结果控制情况如下:
表2 学生控制学习结果情况表
.png)
依据上述表格:61.02%的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38.98%的学生需要监督, 89.83%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学习与放松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只有个别的学生偏向玩乐,不过我们还是要注重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总结层面,66.10%的学生都是在出现困惑时才会总结,23.73%的学生能够经常性进行总结,促使自身不断进步,还有10.17%的学生从不总结。在自我强化方面,32.20%的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自我发展,62.71%的学生是针对与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建议进行强化,存在5.08%的学生忽视发展,随遇而安。
四、研究结论分析
根据上述对于疫情下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自主学习动机不强
通过上述对于小学高段学生学习动机的数据分析可知,笔者了解到还有25.42%的学生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缺乏内在驱动力,还处于“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状态,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均不强。其实在往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依赖于教师,从学校回到家庭,依然处于家长的安排之下。长此以往,学生们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习惯性地去依赖他人,而不是自主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时间把控不当
通过上述对于小学高段学生学习时间的数据分析可知:还有27.12%的学生不会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完全是“跟着教师走”,未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定制学习计划的同学中,也有30.51%的同学只完成了“制定”的步骤,并未“实施”,距离完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显然疫情下在家,同学们没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接近四分之一的同学会滞留学习任务,加之现在学生学习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捆绑在一起,面对互联网多样的信息与诱惑,又脱离了教师的实时监控,学生很难战胜这一挑战,在把控自主学习时间层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三)自主学习方法欠缺
通过上述对于小学高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数据分析可知,调查他们偏爱的学习方法时,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多数学生偏向于教师教,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方法,加之在疫情下多数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足,习惯采用往常教法,他们的认知还处于“如何教”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学”的阶段之中,一味的追求“教好”,忽视了学生“学好”,部分教师更是充当 “甩手掌柜”,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学习,学生未掌握预习、听课、复习和组织的方法,以致盲目学习而无成效,
(四)自主学习结果控制不佳
通过上述对于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结果控制的数据分析可知:学生自我监控不佳,有38.98%的学生表明需要有人监督,这类学生对于自身的行为和意识把握程度不高,自我控制力不强。此外,都说不断反思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多数学生只在出现困惑时,才会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是有学生怀揣“学过就好”的态度,不总结不反思,停驻不前。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很显然,现今学生对于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不足,习惯听从他人的安排。
五、建议
参照上述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现状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受到了学生自身、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建议,期望为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启示。
(一)发挥学生主动作用
当前不管是任何一种在线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可以设计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驱动式任务,更多放权给学生实践、反馈和思考。[[[] 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106-113.]]不将学生的任务安排的特别满,让他们自主安排,不要“越俎代庖”直接帮助学生制定了计划,而是引导孩子们树立“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意识,设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计划安排表,没有“万能公式”可以套用,合适的才是最贴切的。
疫情期间,更是一堂生动的大课,学生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苦读书生,而是深入学习眼前的这本生动的社会教科书。我们要深入的了解孩子,找到激发他们学习的切入点,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或教材,而是从教材出发向更广阔的空间探索,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问题解决为中心,从网络中选择相关的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避免将线下的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加强信息化教学水平,积极放手给学生,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创新学习方式,将目光更深刻地落实到指导学生的学法上去。线上教学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必机械的排课上课,不必要求学生们“排排坐”、“齐步走”,允许学生步调不一致。此外转变评价方式: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丰富评价的维度;线上教学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很难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对象和学习内容应有具体的评估标准;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与追踪,开展量化评价,由教师、学生、同伴等对学生学习效果、进步与否、努力程度、思维发展等进行定性评估,以评价促发展,让自主学习真正从“镜中花”做到“落地开花”。
(三)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今的社会,给孩子提供一个真正有用高效的教育,越来越离不开学生背后的家庭,离不开家长的指导。现今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已经成为小学生家长的主体,他们目前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受过教育最好的两代父母,疫情下给了家长更多的教育机会。关颖说:“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不是‘做人的向导’。”[[[] 关颖.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2007(07):58-60.
]]要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不要“包办”,实现由“权威者”变为“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换,搭建一个合适的环境,创设学习型环境,形成“学习场域”,努力构建“学习型家庭”,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