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俊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阜阳236400
摘要:水冷塔 (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关键词:水冷塔扇;柱式水冷风扇;水泵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水冷塔扇一般由底座和塔扇本体构成,底座和本体固定连接,在水冷风扇的本体内设置有离心风扇,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4209458,申请日为1994年4月28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柱式水冷风扇,其特征是呈1-2M高度立柱形布局,上部为离心风扇,在离心风扇与柱壁出风口间有一自动摇头风罩;柱体中部为汽化室,下部为贮水室,空气经由汽化室降温增湿后,由风扇、摇头风罩按一定方向吹向室内。此专利结构出风口高度有限,其转动角也有限,风力也不够强劲,汽化制凉效果差,范围小。
一、技术背景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35784.2,申请日为2005年7月1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水冷塔扇,由水冷扇本体和底座两部分构成,底座内部设置有水箱,水冷扇本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由马达传动的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为竖式设置,风轮的侧部或后部设置有水濂布,水冷扇本体底部连通水箱并设置水泵,水泵接有连接水濂布上部的进水管,水冷扇本体底部与底座活动相接,在水冷扇本体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本体转动驱动装置。此专利结构水冷扇本体与底座通过电机实现转动,转动的角度为360度,降温效果好;其缺点是水箱设置在底座内,水容量少,而且不美观,底座内的线路在水冷扇本体转动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拉力,防碍水冷扇本体的正常转动。为此,人们在此专利结构的基础上又进 行改进,将水箱固定于水冷扇本体内,并在水箱中心设置通线管取电,虽然可以解决中心旋转和机体取电的问题,但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提高。
中能化工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出风范围广,降温效果佳,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拆装方便的水冷塔扇。
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冷塔扇,由水冷风扇本体和底座两部分构成,水冷风扇本体包括壳体及其内部设置的水箱、由马达传动的风轮,水冷风扇本体与底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本体的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通线管,通线管内设置有电线,该电线从通线管的出口向上延伸至壳体的底部及侧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水箱与壳体的内侧及底面之间设置有容线腔,该腔体与通线管相通,电线布置于该腔体内,水冷风扇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水箱位于该支撑构件上。
所述支撑构件为活动设置在水箱下方的垫板,该垫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连接于壳体的底面。
所述水箱活动放置于水冷风扇本体内部,水箱的侧部设有凸块,水冷风扇本体内设置有凹槽与该凸块凹凸配合。
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隔水板,水箱的底侧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内嵌有胶塞。
所述通线管通过螺钉固定于水冷风扇本体的壳体底部的中央位置。
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与壳体底部的通线管凹凸配合,该凹槽的外围与壳体底部活动相接处还设置有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由POM环及其内部设置的滚珠构成。
所述底座的底部装有底盖,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跌倒开关,该跌倒开关垂直穿过底座的底盖。
二、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
1、将通线管独立设置在水箱的下方,并与壳体的内侧及底面的容线腔连通,由通线管及容线腔过线,实现上部机体与水箱相对底座同步旋转摆风,合理解决中心旋转和机体取电的问题的同时,不对水箱造成任何影响,简化结构,使装配更为方便。
2、水箱作为活动构件放置于水冷风扇本体内部,可随时取出进行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了使用方便的可操作性。
三、附图说明
图1为水冷风扇结构示意图;
.png)
图2为水冷风扇下部结构示意图。
.png)
附图标记说明:1、水冷风扇本体 1-1、壳体 1-2、水箱 2、底座3、凸块 4、凹槽 5、隔水板 6、胶塞 7、通线管 8、电线 9、容线腔 10、支撑构件 10-1、支撑脚 11、滑动装置 11-1、POM环 11-2、滚珠 12、跌倒开关
四、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水冷塔扇,由水冷风扇本体1和底座2两部分构成,水冷风扇本体1包括壳体1-1及其内部设置的水箱1-2、由马达传动的风轮,水箱1-2活动放置于水冷风扇本体1内部,水箱1-2的侧部设有凸块3,水冷风扇本体1内设置有凹槽4与该凸块3凹凸配合;水箱1-2的上方设置有隔水板5,水箱1-2的底侧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内嵌有胶塞6。水冷风扇本体1与底座2转动连接,水冷风扇本体1的 底部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通线管7,通线管7内布有电线8,水箱1-2与壳体1-1的内侧及底面之间设置有容线腔9,该容线腔9与通线管7相通。通线管7通过螺钉固定于水冷风扇本体1的壳体底部的中央位置,电线8从通线管7的出口向上延伸至壳体1-1与水箱1-2间形成的容线腔9内,并沿腔体藏于壳体1-1的底部和侧部;水冷风扇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10,水箱1-2设置于该支撑构件10上,容线腔9为水箱与壳体的内侧及底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0为活动设置在水箱下方的垫板,该垫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0-1连接于壳体1-1的底面。底座2的中部设置有凹槽与壳体底部的通线管7凹凸配合,该凹槽的外围与壳体底部活动相接处还设置有滑动装置11,该滑动装置11由POM环11-1及其内部设置的滚珠11-2构成;底座的底部装有底盖,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跌倒开关12,该跌倒开关12垂直穿过底座的底盖。
点滴的成绩是热电车间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公司管理层及各职能处室的关心和帮助,更离不开车间的支持,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昨日的成绩只是今日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发扬“致力久远、日有所进”的企业精神,秉承“完美的追求从点滴的改善做起”,这一创新理念积极倡导小组成员对每项工作细微之处的持续改进实现创新,加强技改升级,推进技术进步为实现公司“百年中能、百亿中能、百姓中能”的企业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