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飞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热电厂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迅猛增加,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电企业呈现出定员少、人员流动快、岗位变化快等特点,对于员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各项安全生产规范,大力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简称“双体系”)工作,促进“双体系”的优化运行对热电厂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海因里希法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电力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作为国家重点管制行业,电力企业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实现电网稳定运行,保证电力可靠供应,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关键词:安全管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优化途径
引言
安全生产知识的技能和核心是对现场作业风险的辨识能力与防控能力,基于安全风险理念,厂内一切作业活动及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都是为了管控风险。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中的长鸣警钟,安全生产不能忽视任何小概率危险事件,要全过程动态管控风险,360度无死角排查各类隐患。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化工企业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持续有效性进行排查确认,是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和控制事故风险,保持和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
1. 热电厂“双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双体系”相关规章制度及风险管控信息宣贯工作不到位。部分领导及职工对“双体系”运行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缺乏风险辨识、评估、评价知识,不能够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思想,将风险辨识、评估、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融入到现有的体系和职责中。
1.2 特殊作业票证管理达不到规定要求。签发人、接收人、审批人、监护人不能理清各自的职责,对“7+1”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吃不透,责任心不强;JHA分析安全交底与风险告知不详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1.3 承包商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问题突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护缺位、监护技能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车间对承包商安全管理依然重视不够,没有做到以我为主、强势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 热电厂“双体系”运行优化途径
2.1 持续开展“双体系”运行工作,隐患持续滚动治理,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坚定信念,将“双体系”建设工作与厂内现有的职能部门和现行管理体系相融合,并在运行过程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加强培训,理解体系建设精神,让全体员工明白体系架构、层次,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从体系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及责任。
2.2 持续开展“双查”工作,即工艺专家评风险和设备专家查隐患。工艺专家梳理工艺作业活动清单,对照作业活动清单,逐一观察、排查现场的各项作业活动,以使之符合标准化作业程序;设备专家完善设备设施清单及安全检查表、制定专家排查计划、对装置区域内的设备设施进行拉网式的隐患排查、根据排查情况,补充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2.3 严格做好高风险作业前的安全交底工作。高风险作业前,管辖车间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JHA分析、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内容包括作业许可范围及作业环境、作业过程风险、安全防范措施(工艺、设备、个体防护等)、应急救援措施及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应按照风险告知内容和作业许可证措施内容,逐条对接确认,落实到位后方可作业。
2.4 强化作业许可证管理。抓好作业许可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报备管理,强化检查考核与奖励。加强特殊时间作业许可升级管理,做到所有高风险作业有效管控。推进电子化作业许可证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作业报备和作业许可过程管理;通过统计分析作业数据,评估高风险作业,加强针对性监管,提高作业许可证签发水平。
2.5 强化视频安全督查及考核机制。配备具有实时上传功能的移动视频监控设备,完善施工作业在线视频监控硬件设施,实现高风险作业视频全覆盖。健全视频监控管理要求,明确视频安全督查的频次、责任;强化视频监控信息化手段作用,探索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的违章行为自动识别、抓拍、推送功能。落实集团公司、齐鲁公司相关要求,制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大风险安全必查清单,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新(改、扩)建项目开工、全厂性大检修开工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专业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十条措施》《关于从严直接作业环节管理杜绝严重违章行为的通知》等制度、通知的要求,落实日督查、日通报、周讲评、月考核的问题曝光、整改封闭、跟踪督办机制。
2.6 狠抓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厂级、车间级承包商重大安全风险“一把手”承包方案工作措施,将承包商安全管理列入厂级、车间级风险清单进行管控;开展承包商施工资质、从业人员资格及施工安全能力专项排查整治, 重点抓好承包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培训及取证工作,采用电脑闭卷考试,80分及格,不及格者一律不准进厂施工;督促承包商建立与齐鲁公司相适应的 HSSE 管理体系,将其作为班组纳入正常管理模式,实现承包商和企业的 HSSE 一体化管理;承包商队伍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佩戴相应的袖标,特种作业人员在安全帽上贴相应的标识;对承包商违章实施顶格标准处罚,建立承包商考核和安全记分台帐,每周汇总通报考核情况。
2.7 加强安全风险管控运行管理。结合生产特点,组织识别、排查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安全风险,落实防范措施,排查结果及风险管控措施告知每一名岗位人员(含在属地单位施工作业的承包商从业人员)。对照《电力(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电力二十五项反措,研判确定厂级、车间级年度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制定各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分解管控责任,明确责任人,强化执行力,实现风险总值降值目标计划。
2.8 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明确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承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跟踪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更新情况,组织合规性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排查标准,组织隐患排查、评估、分级和治理,建立隐患治理档案;按照规定及时向公司报告重大隐患,对能够治理的隐患立即组织实施,不能立即治理的要落实“五定”措施,挂图督办,持续跟踪治理;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关注生产工艺本质安全性、设备(设施)完整性、电气与仪表系统可靠性、安全设施及其附件完好性、噪声、粉尘超标场所等;加快实施已批复的安全隐患治理项目,尽快消除隐患,做到合法合规。
结论
在热电厂的经营过程中,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电网运行及用户用电安全,同时也关系社会环保声誉及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热电厂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应高度重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双体系”运行模式,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有效杜绝“三违”现象,实现生产零隐患,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本质化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DB37/T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S]
[2]DB37/T 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S]
[3]黄学农.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D].中国电力,2014
[4]黄景山.电力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手册[D].中国电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