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风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秦志龙
[导读]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风机叶片不断增大,应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对其进行巡检越来越困难
        秦志龙
        中材科技(邯郸)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200

        摘要: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风机叶片不断增大,应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对其进行巡检越来越困难,而通过无人机对风机叶片进行巡检,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在风机叶片检测过程中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本文对无人机在风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风机叶片;检测
1  前言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宣布,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30·60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将不仅是补充和替代,而将成为能源供给侧的主力,因此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行业将再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机的叶片长度、风机容量也都在不断的增大,以风电叶片的龙头企业“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下简称“中材叶片”),15-20年风机叶片的长度从40-50m左右,现在已经增大到了70-80m,单台发电功率也从1.5MW增长到3.3MW。在20年的理论生命周期内,风机叶片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故障,受到叶片结构和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影响,风机叶片的运行维护工作面临比较大的困难,特别是随着叶片的长度和重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其维护的难度。在传统的技术手段下,叶片的常规排查和缺陷的勘查通常采用望远镜、高倍相机、吊篮、便携式提升机等设备进行,这些方式不仅检查的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存在高空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检测成本也比较高;此外,检测作业时较长的停机时间进一步造成的发电量的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效率第三”的风电售后作业方针,本文对无人机在风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  无人机分类及特点
        根据飞行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无人机分为两种,即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其中,固定翼无人机的形状类似于传统固定翼载人飞机,都是通过固定翼来获得升力;旋翼无人机的结构和直升机类似,利用旋转叶片的方式来获得升力,其能够利用叶片旋转表面的倾斜产生水平运动,这类无人机的特点在于能够实现垂直起飞和着陆,这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相较于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的任务荷载和续航时间方面都更为出色;选择无人机则能够实现低速悬停和飞行等功能,因此在进程、低速运行或者是长时间保持统一视角的观测任务重,旋翼无人机可以起到更好地效果。
3  风机叶片的常见故障
        由于风力发电的特点,风力发电机组的位置通常都比较偏僻,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包括风沙大、紫外线强以及温差大等,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风机叶片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以下几类:
        (1)雷击损伤。为了防止风机叶片遭受雷击,叶片上通常都会设置防雷系统,但是这不能够完全避免叶片遭受雷击,雷电会对叶片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中材叶片16-20年在役叶片排查数据”显示,有9.37%的叶片在运行期间会遭受雷击,其中36.7%的雷击损伤到达中材叶片的报废标准。
        (2)前缘腐蚀。在我国沿海或盐碱地区的风场中,经常出现前缘腐蚀的问题,在风机叶片出现前缘腐蚀之后,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叶片的振动和负荷也会随之增加,对风电机组的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3)运行哨音。叶片运行哨音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可能,常见的有叶尖排水孔堵塞,漆面损伤、叶片异物附着、保护膜损伤、叶片内外部压强差等,运行哨音不仅仅会影响机组发电效率,而且还会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螺栓断裂和脱落。叶片盖板螺栓的断裂或脱落会进一步引起人孔盖板功能的失效,导致叶片胶粒、胶渣甚至盖板进入轮毂,对电控设备造成二次破坏,而叶片根部的螺栓断裂,则可能会导致叶片掉落。
        (5)整体结构失效。叶片整体结构失效是指叶片出现断裂,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叶片的设计缺陷、叶片的制造问题以及遭受运行扫塔、雷击等。
4  无人机在风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
4.1  无人机叶片检测的流程
        在使用该无人机进行叶片检测之前,可以通过人工巡检确认有故障的风机,将其作为样本风机,然后应用无人机对样本风机进行巡检,识别故障信息。具体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风机叶片故障识别技术路线
4.2  无人机叶片检测的特点
        应用无人机来对风机叶片故障进行检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分布式检测。风力发电属于分布式的发电方式,风力发电装置在风电厂内分布设置,因此无人机在进行巡检时,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转运,机动性强,作业效率高。
        (2)立体式观测。在对风机叶片进行观测时,需要对叶片的迎风侧、背风侧、前缘以及后缘进行监测。风机叶片具有厚度不均匀的特点,而且表面是曲面的,因此需要通过立体式观测来提高观测的效果,这对无人机的控制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拍摄的距离较远,单日作业的时间较长,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要求较高。
        (3)图像清晰度。在对风机叶片进行观测时,需要对叶片的质量进行观测和分析,特别是需要观察是否存在横向裂纹、鼓包等问题,为了保证保证成像效果良好,要求无人机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成像的清晰,除了要采用高清晰照相设备外,最好选择在高清晰度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即大气可见度良好,风速较低。
4.3  无人机在风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
        基于风机叶片的检测特点,选择多旋翼无人机来进行风机叶片检测,在本文的研究中,应用“大疆经纬 M600 PRO”系列无人机进行试验,验证其在无人机叶片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在测试过程中,无人机搭载佳能SD3相机进行拍照。测试时的条件如下:温度25℃,湿度65%RH,能见度一般,现场风速为6~8m/s。单套叶片的平均检测时间为30min,塔筒最大高度为140m,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在20min。测试的步骤如下:
        (1)遥控控制无人机,使无人机位于风机叶片的“下风”位置,距离控制在50m左右,防止无人机在风力作用下和风机叶片发生碰撞,保证无人机的安全。
        (2)控制无人机缓慢靠近风机叶片,距离控制在20m,进行近距离拍摄。先对叶片的前后缘进行检测,在拍摄过程中要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微调,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然后对无人机的迎风面和背风面进行监测,在检测时保证镜头轴线与迎风面和背风面呈 90°,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拍摄效果。
        (3)控制无人机返回,对其拍摄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保存、处理和分析,通过照片检查风机叶片是否存在损伤。
        通过本次测试发现,应用大疆经纬 M600 PRO系列无人机对风机叶片进行检测,无人机在8m/s的风场中可以保持稳定,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不过续航时间比较短。此外,由于搭载的是佳能SD3相机,采用的是固定焦距透镜,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影响了照片的清晰度,如果采用焦距变焦的镜头,则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对叶片细节进行更好地检测。
        通过对比同风场其他叶片检测数据对比,无人机设备检测在作业安全、作业效率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作业质量上则需要通过更好的影像设备进行提升,但是综合成本仍低于吊篮和便携式提升机。
         

结论
        通过应用无人机对风机叶片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叶片检测的效率,降低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性,减少停机检查带来的发电量损失,具有很好的效果。多旋翼无人机具有控制简单、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风机叶片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徐进, 丁显, 宫永立,等.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风电光伏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 000(007):170-172.
        [2]王寅生, 周继威, 王栋. 风机叶片无人机检测试点应用总结[J]. 风力发电, 2015, 000(002):52-56.
        [3]彭麟. 基于无人机获取图像的风机叶片表面故障的检测与分析[D]. 上海电机学院, 2019.
        [4]王栋. 基于无人机的风电叶片检测应用[J]. 风能, 2016, 04(4):8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