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赵文鹏
[导读]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输变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它能有效保障电能资源的正常供应和电力的稳定传输。
        赵文鹏
        天津新业送变电安装有限公司 300171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输变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它能有效保障电能资源的正常供应和电力的稳定传输。因此,应将输变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列入到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以此来提高输变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探析

1 输变电工程内容
        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变电站、新建接入系统的线路以及配套工程;变电站扩建工程除了增加主变以及相应装置以外,还包括增加进线线路以及配套工程;增容工程,一般为主变更换,配套改造更换有关元件;网架优化或线路改造工程,通常为相关线路新建、改造、改接及配套工程;送出线路工程,变电站配套向下送电的线路工程,由于属下一个电压级一般与原工程分列。
2 问题措施分析
2.1 电气设备加热故障的诊断
        线路连接的电阻较小,产生的热功率较小,并且当电缆连接器的电阻由于接触不良而增大时,会出现过多的热功率问题和异常发热问题。铁芯过热也是电器设备加热故障的原因之一。铁芯加热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铁损的增加。铁损的增加主要是指在向电缆供电后形成导电磁铁,并且电能以磁场能的形式消散。如果在电网设计中出现诸如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的现象,铁损热量也会增加。此外,在未规范电缆铁芯规格的情况下,设备当前所采用的铁芯质量无法满足设备运行需求,则铁芯部位会出现局部过热或者是短路的情况。变压器中的泄漏也会导致铁损和加热故障。受到电器设备连接器加热频率过高的影响,连接器部分存在部分时间段加热频率不确定的情况,且因为设备类别不同,需要加热的条件也存在差别,在缺乏规定加热频率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加热故障。为此,在对电器设备进行加热过程中,需要先明确设备的类别,然后分析设备的加热条件需求,并定期对设备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维护周期应根据当地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来确定。科学确定维护周期,可以使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更加有序,从而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缩短维护周期,减少电连接器发热事故造成的损失,使电力生产可持续发展。
2.2 针对线路跳闸的处理技术
        在解决变电运行系统跳闸工作中,线路问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在线路工作排查中,应该对腐蚀老化的线路进行及时的替换。检查工作完成以后,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变电运行工作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如果线路发生故障,相关的作业人员应该沉着仔细的处理,加强日常对线路的维修工作,严防线路出现腐蚀老化现象。
2.3 针对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处理技术
        如果线路发生主变三侧开关跳闸事故,首先应该对瓦斯保护动作进行检查。确定无误之后,再对主变三侧开关进行检查,探究其引发保护动作的原因,是否因为变压器造成的。以此来判断引发主变三侧开关跳闸事故的原因是变压器引起的,还是由于二次回路发生问题造成的,对以上问题的原因确立以后,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工作。真空释放阀和呼吸器在灰库中引发事故,会造成喷油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变压器处再长时间的运作状态中发生跳闸,也可能是对二次回路造成损坏引发了跳闸,对于以上故障进行及时的排除,避免再次发生跳闸事故。
2.4 针对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处理技术
        主变低压侧一旦发生过载电流保护,就需要检查设备,如果设备没有破损就需要对保护动作故障原因做出初步判定。检查线路保护与主变保护是否发生动作,如果只发生过载电流保护,就可以判定开关拒动没有发生。

通过二次检查后,如果线路开关保持完整,就说明当前变压器处于直流保险,最后进行设备检查,排除过载电流保护因素。检测人员需要对主变低压与全部线路进行细致的检查,确定没有发生问题后,就可以判断为线路升关拒动发生故障。
2.5 针对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故障处理手段
        隔离故障点,关闭开关,设备通电,如果主变低压开关跳闸却没有保护掉牌,就需要查找设备故障的原因。如果没有信号产生,但有挂牌信号,这是就是线路保护拒动的故障。另一种办法是,如果出现过载电流保护,就脱离母线的所有出线开关,随后进行线路开关拉合试验,若产生了保护跳闸故障,就要检查拒动的线路保护。再者,如果是直流两点接地产生的开关跳闸故障,则可以利用常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3 解决问题措施
3.1 严格执行标准化工作
        鉴于上述故障情况,为强化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工作的标准化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完成。第一,作为设备的操作工人,需要持证上岗,具备设备操作资格,且严格按照变电站所制定的设备操作规范控制自身操作行为。第二,设备检查人员需要先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将设备检查结果记录到特定的检查笔记中,形成完整的检查报告。第三,设定监督人任务,以监督人的方式监督和替换正在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作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第四,注重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以往设备出现故障的实际情况,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事故应急预案。
3.2 选好线路安装地点
        输电线路的安装应选择恰当的地点,否则在运行中会发生问题。所以,行业内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安装的地点进行规划。选择线路时应避开森林区域、有水域以及人口密集度较大的区域,选择好安装地带以后,应安装一些保护装置,防止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给电力设备造成影响。另外,在此区域应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巡查安装线裤区域,将巡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保证居民能够正常的用电。输变电线路受环境与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强雷电天气、暴雨天气、暴雪天气以及环境污染等状况,都会对输变电线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输变电线路维护的工作量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输变电电压也在不断升级,在线路运行中需要使用更多数量的绝缘子,且绝缘子的长度也在不断增加。
3.3 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应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并且完善企业制度才能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运行质量。企业应指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将责任制度细化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例如,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没有完成任务会受到怎样的惩处等。在拟定管理制度时,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严格管理每一个岗位,如果发生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工作人员要予以严重的处罚。通过此项强制性的手段使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源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力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广泛运用,新型材料也在不断地运用与推广,对输变电线路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素质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充电学习,从而掌握与电力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履职能力。
4 结束语
        电能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资源。输变电工程施工能够对电力资源的输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应始终以自我完善和安全防范为理念,及时消除变电站的缺陷,实现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席守都.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75.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2.154.
[2]李 娜.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1753.
[3]陆钦宏.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3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