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文秀
[导读] 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情境

        刘文秀
        中阳县金罗镇东合小学校  山西省吕梁市 033402

        摘要: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结合情境教学的内涵和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保证情境教学具有生活化、形象化、科学性、情感性。基于情境化构建的情境化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将情境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更有效的获取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同时也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
        1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程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处在识字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识字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只有掌握了生字词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好的获取知识,促进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集声音、图片、色彩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成的教学活动中。
        1.2 帮助学生降低生字词学习的难度
        传统的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在学生朗读后让学生通过默写记住生字词,伴随着生字词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识字学习产生厌恶之情,这对学生的识字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降低学习难度,使之贴近学生的能力范围,但又要对学生的能力有相应的提高,基于这样的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生字词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具体的理解汉字,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记忆,通过认识汉字的“形”,理解汉字的“音”和“义”。
        1.3 提升学生对识字问题思考能力
        情境化的课堂识字教学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元素情境结合起来,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有效引导,带领小学生针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汉字所蕴含的坚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目标,还能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自身的思维,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2.1 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就应当做好情境创设,课前导入阶段创设情境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精力集中于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的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汉字产生新奇的感觉,从而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进行汉字的学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汉字的演变,或者利用Word艺术字体,让学生看到不同字体演变下汉字的美感。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前准备阶段准备相应的实物进行教学,同样,也可以在生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动作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走”、“坐”等生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动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演示下更好的理解生字词的含义。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把握情境创设的相应原则,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教学内容,就能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在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直观的理解汉字的含义。
        2.2 互动环节中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创设的情境更加真实,并且让学生在互动的情境中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在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中,教师创设情境时,要保证创设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布置的探究任务要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进行参与,同时,教师要开发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或者在小组内通过动手实践等方式进行识字。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将所学的汉字进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化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不断排除干扰信息,从而学会正确运用汉字。
        不仅如此,在课堂互动环节中通过情境化教学,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才能进行深入学习,同样也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通过这种动作的展示,也能够让学生理解汉字蕴含的内涵。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大”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双脚,双臂平直伸展,用自己的身体模拟“大”这个字。为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情景互动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融入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游戏对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汉字,例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模拟种树,学生认对一个汉字,就能为小树苗浇水、施肥,通过这种游戏互动,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小树苗不断长大,学生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汉字。
        2.3 重视肯定和鼓励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鼓励眼神和肯定的微笑,都能使学生兴奋,并且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将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应用于学习中,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更加热烈。依据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情境化此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清洁活动中,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学生针对学习者进行探究和解决,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3 结语
        在情景化的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时,课前导入到课后复习都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增强识字环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的汉字加深印象。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的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体现识字教学的实际意义,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通过情境的创设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浅探[J].新课程,2020(12):49.
        [2]谢国耀.关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考试周刊,2020(24):31-32.
        [3]田春艳.浅谈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0(03):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