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新
湖南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设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合该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高职广告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改革和创新,使得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性的人才,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理实一体化模式
前言: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非常的突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操作性,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尚未成熟,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层层阻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这样更体现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针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说一说我的看法。
一、深化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学校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固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理念,而广告设计的专业特点就非常符合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深化全新一体化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需求,其次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最专业的教学设施,比如专业的导师和专业的设计工作室等,最后要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满堂讲,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比如演示法、参观法、探究法、提问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教学方法对广告设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1]。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高职院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所创办的专业都是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学生在学习广告设计这门专业后,主要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媒体行业,从事的岗位主要是广告创意设计、广告策划等。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这就说明学校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能力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断的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研究,才能够想出有创意的点子,培养出更多专业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对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广告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广告设计的教学体系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进行改革和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由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中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美术技能,比如素描设计、色彩设计等,而且要熟悉广告技术手段,再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排版等计算机类的课程,为了让学生的就业得到保障,该专业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的职业证书考试。
四、完善公司和学校的校企合作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完善公司和学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安排相关的企业到学校进行指导教学,比如将公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的问题融入到教学案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进入职场上的状态,一方面让学生们开阔眼界,让学生了解行业背景,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哪些方面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作出一些改进,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巩固和完善。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公司去参观,让学生们亲身的去体会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企业中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些在课程中看不到的硬件设施和企业文化,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对这个行业以及这个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总而言之,校企合作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2]。
总结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充分的运用理实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集专业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人才和服务。本文针对如何有效的在广告设计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李玥. 关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8):62.
[2]张海生,马冰,周克洪.基于翻转课堂和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J].科技风,2020(3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