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试速写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董颖
[导读] 速写一词,作为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是中国自己衍生出来的新词汇
        作者:董颖
        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  510400
        
        [摘要]速写一词,作为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是中国自己衍生出来的新词汇。和最初用于记录生活、为创作收集素材不同的是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有时间去钻研速写。我在此想分析的速写也只是针对面向美术高考的速写以及速写教学。总结近年来专业教学经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结束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仍对不同学科的绘画基础与绘画技法之间的必然联系缺少一定的认识。即便是一些已经取得高等美术院校录取资格的学生,依然存在造型能力偏弱的问题,除了应试速写以外,在其他绘画种类实操中,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物象外部的形体与结构关系。我个人认为,提高自身在绘画造型上的手绘能力,从临摹和照片写生回归到写生训练中来,是专业教学快速提高的关键。
        将速写带入素描课程之内,让学生体会速写与其他专业技巧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真正让学生体会速写画法与专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坚持画速写的习惯,这对学生来说很可能将是一个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关键词:速写,应试教学,专业教学
        
        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美术高考压力下,高中特长班、培训班风起云涌地展开。大批的考生是在走捷径,找出路或因文化课不行而寻此门槛的。记得在一次省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班学习中,华南师范大学罗广教授很痛心的提到我们高中美术训练,我们人手一本教材,我们学习的都是杭州美院风格的色彩,中央美院风格的色彩。古今国内外这么多优秀的油画大师,油画作品,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他列举并对比同样的景物水果组合,前辈们多么真实生动的色彩我们为什么不曾介绍给学生,不曾给学生去临摹或者写生,却要日复一日的对着所谓的美院风格去套路去描摹?我们的套路化拔苗助长过早地泯灭了许多具备艺术潜质的学子。
        
        一.速写现状
        速写,亦解作草稿、略图、素材,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原词sketh也是素描的意思,速写这个词是中国独创出来的。是指在短时间内,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迅速的将绘画对象描写下来。这种对象可以是人物、景物、动物、静物等。它要求作者敏捷快速地捕捉物体的形神,或白描,或辅以明暗,或写实、或装饰,或基于客观、或夸张变形的方式。删繁就简,把所画对象形神兼备、鲜活生动地描绘出来。目前国内各大美术专业高校入学考试的速写科目以人物为主,或辅以道具场景。
        对于一个绘画的初学者来说,速写首先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是造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画速写既能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快速的造型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也能展现出绘画者的天赋和艺术灵性。目前各大艺术院校将速写作为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就是为了测试考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而进行的速写练习,普遍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我们以高考高分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趋于模式化、套路化。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训练,根据现成的速写书长期机械化、程式化的描摹对象,形象面貌千篇一律,很难去做到真正去观察和思考对象的本质特征,更无从说有创造性的发挥了。以应试为目的的速写,学习目标肤浅,极易养成许多坏习惯。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作为为美术院校输送人才的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端正学生学习速写的动机,从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将模式化套路化的临摹照片书及范本教学回归到写生中来。



        二.为什么要画速写
        初学者画速写的好处是能通过速写锻炼造型能力,概括物象的能力与快速把握对象的能力。当成为一个初步具备熟练造型能力的画家时,坚持画速写不仅仅锻炼造型能力,对探询绘画造型中个性化的语言也具有潜在的帮助。以记录生活为目的、以为创作收集素材为目的、以研究造型或情感抒发为目的都可以。世界艺术史上那么多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们身后几乎都留下了大批脍炙人口的速写佳作,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足以证明为什么要画速写,以及为什么要坚持画速写的重要性。但是在这里我重点想分析的是以高考教学为目的的速写学习。
        对于一个绘画的初学者来说,首先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是造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画速写既能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快速的造型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也能展现出绘画者的天赋和艺术灵性。目前各大艺术院校将速写作为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就是为了测试考生这方面的能力。目前,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而进行的速写练习,普遍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我们以高考高分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趋于模式化、套路化。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训练,根据现成的速写书长期机械化、程式化的描摹对象,形象面貌千篇一律,很难去做到真正去观察和思考对象的本质特征,更无从说有创造性的发挥了。以应试为目的的速写,学习目标肤浅,极易养成许多坏习惯。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作为为美术院校输送人才的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端正学生学习速写的动机,从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将模式化套路化的临摹照片书及范本教学回归到写生中来。

        三.将速写融合进其他美术科目训练并回归写生
        总结近年来专业教学经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结束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仍对不同学科的绘画基础与绘画技法之间的必然联系缺少一定的认识。即便是一些已经取得高等美术院校录取资格的学生,依然存在造型能力偏弱的问题,除了应试速写以外,在其他绘画种类实操中,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物象外部的形体与结构关系。我个人认为,提高自身在绘画造型上的手绘能力,从临摹和照片写生回归到写生训练中来,是专业教学快速提高的关键。
        将速写带入素描课程之内,让学生体会速写与其他专业技巧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真正让学生体会速写画法与专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坚持画速写的习惯,这对学生来说很可能将是一个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速写把握的是“整体的概念”,不太会顾及细节 ,对于学生能培养一种整体的观察方法,因为时间短会促使你抓大体而放弃琐碎的习惯性的细节描画。然而,我们在素描课堂教学中往往看到的是学生们更多描摹对象的光源及黑白关系这些琐碎的细节。因此我们在绘画基础教学中一定要渗透素描以及色彩教学的速写性概念。我们的素描教学首要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尽早地准确表现对象,即是把“型”画准,而“速写”的整体印象概念恰恰能体现这种作用,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快速抓取“真实”的整体结构之上,而不是把大量宝贵时光浪费消磨在细节的明暗描绘之中。速写的技法应该在写生中锻炼,整理出来的速写虽然干净、完整但不美,似慌话般天花乱 坠,多了形式上的修饰,少了内 容上的直言不讳,实际是把自然与朴实过滤掉了,而失却了生 意,就等于抽去了速写的魂魄。面对实物,运用脑、眼、手、笔去触摸提炼出来的画面,是临摹、翻阅资料、抄照片等一切间接手段代替不了的,从立体到平面和从平面到平面毕竟是两码事。[2]
        以上内容是我速写教学中的一点感悟,真心希望高考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能鼓励学生静下心来,体会观察对象、描绘对象、提炼、归纳、总结,写出一张张有生命的速写。


[2]张丽华.“速”“写”与“速写” .美术教学研究.1994年第一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