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元 杨金鑫 陈冬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本文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技能教学、技术应用创新教学、社会实践、创业指导、能力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高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医美容;创新创业;教学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医美容人才是新型医学专长人才,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医学本科专业设置中医美容特色模块培养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现,提高双创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双创能力的培养是中医美容特色模块教学的重点。本文围绕中医美容特色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
1 从理念、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入手
1.1 强化“双创”教育理念
提高双创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源头就要贯穿双创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始终贯彻双创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和考核创新创业能力。
1.2 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体现以中西医学和美容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美容医学诊疗技能、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医疗美容创新思维、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教学规划做到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平衡,合理安排理论、技能、实习实践、创新思维、应用与拓展能力等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学时比例。
1.3 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除从本专业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出发外,更考虑了美容专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知识能力构架的完整性,课程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理论运用、新技术应用、技能训练、实践与拓展能力的培养,为新增的主要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新的课程体系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开展创新创业第二课堂
2.1 实行下班辅导
每周有两个晚上安排专业教师在实训室辅导。教师重点辅导本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复习以往所学内容,还可以回答学生在学业、生活、就业方面的问题。其他开放时间教师可安排综合能力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同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既加强了跨年级交流,有助于低年级同学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又可以挖掘出更多不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的问题,使教师在下一步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2 将科研渗入实践教学
依托专业课教师的科研条件和指导力量,将教师在医学美容方面科学研究的内容渗入到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层次的认识。利用学校各级资助项目,指导学生撰写标书,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从而培养美容专业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探讨新知识的能力,满足个性化发展要求。
2.3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了系列化妆品,并做了市场调研,结合消费者最需要解决的皮肤问题对化妆品种类进行了扩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校期间就参加了全国的“挑战杯”创业大赛,毕业后又开设了自己的皮肤美容工作室,可以说是学生创业的典范。
2.4 帮助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帮助学生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设立美容养生工作室,利用晚间及双休日课余时间开放,为广大师生及大学城附近居民服务。从选址、装修、招聘、培训、采购、销售、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辅助作用。目前工作室已经有七年历史,基本实现了老带新的传承模式。
3 围绕创新创业开展社会实践
3.1 参观美容养生机构
在大一下学期,学生自愿报名,由教师组织到大型的美容养生机构参观,鼓励他们主动与顾客交谈,并组织学生和美容机构负责人座谈,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要求,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能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兴趣所在,挖掘自己的优势,尽早立定心志,为未来的创业合理安排学习。
3.2 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调查,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深入到社区、学校美容院、化妆品公司、推拿保健诊所,了解美容保
健市场需求和患者的诉求,增强专业意识,提高学习动力。
3.3 跟师实践
高年级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可以申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跟师辅助工作,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能力。
4 考核方式改革
4.1 课程技能与实习结束考核
我教研室在实践课程考核方面也做了教学改革的尝试。采用“即时反馈法”对实训课平时课上训练进行考核,建立自评、教师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综合评分系统,每个考核项目抽学生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训练,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学生实习结束后,采用三站式考核方法,即实践理论考核、美容项目考核、身体保健项目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实习阶段涉及的各种操作手段。
4.2 能力素质考核
4.2.1 创新教学模式下的考核
教师在分组讨论、演讲、表演等过程中观察学生表现,计入该小组的实践课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加强组内成员的团结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各组间可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4.2.2 创新能力加分
学生在科研标书论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与专业相关的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可以予以加分奖励。以上考核成绩将计入学生档案,成为学生毕业就业的重要成绩资料。
5 结语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而美容行业更是一个需要有创新思维、创业动力的朝阳行业,因此医学美容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将创新创业的思维植入传统教育模式中。由于中医美容特色模块培养在全国高校中属于先例,许多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验证过程,相信通过学校、实践基地的不断努力,我们必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美容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红禹. 新知识生产理论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生态圈及其构建[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8):87-90.
[2] 杨立明,纪剑辉. 高等院校生物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高教学刊.2016,(23):6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