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艾拜·尼扎木
[导读] 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用来科学调配与管控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工程项目,是农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我国当前的节水灌溉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项目探索,才能促进农业水利工程与社会需求协调性发展。鉴于此,本文就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新疆库车市水利局   艾拜·尼扎木    842000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用来科学调配与管控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工程项目,是农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我国当前的节水灌溉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项目探索,才能促进农业水利工程与社会需求协调性发展。鉴于此,本文就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1.1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为干旱区域的农作物灌溉提供了帮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干旱区域的农作物可以健康生长。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关人员以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特点和区域优势为基础来全方位的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建优良的水利循环系统,不但可以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而且还可以在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防止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这对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全面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后期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打下优良的基础[1]。
        1.2有效推动灌溉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当前的农业行业中,农田灌溉技术可谓是农业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在有关人员开展农田灌溉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全面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结合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持续增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这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农业规划更加合理节水灌溉技术
        在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其同时也是有关部门和国民重点关注的对象。农业部门通过应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可以对农田开展合理的规划工作,而且还可以在明确区域农业发展路线的同时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这对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管理技术是指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来对地上、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并根据当地农作物生长需要来使用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节水管理技术涵盖了组织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管理、节水管理等,在多个管理模式的作用下能够对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制定出有效的节水灌溉制度、输配水制度等[2]。农作物在不同阶段的蒸发量不同,在灌溉操作时需要操作人员考虑灌溉水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问题,特别是要考虑土壤水下渗引起的损失问题,需要根据损失情况打造一个数学模型假设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量,之后将农作物成长过程中最为理想的水量和灌溉周期计算出来,由此获得最小的灌溉水损失,达到永久性灌溉的目的。
        2.2水运输节水技术
        从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生产管理大多会选择渠道输送的方式来完成农田水利灌溉。但在运输过程中水资源会无形蒸发,流失十分严重。因此要积极寻找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蒸发。
        2.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借助先进的喷灌机械设备、装置对农作物进行大面积的灌溉。在灌溉操作过程中考虑到灌溉区域的不同,灌溉操作人员需要对灌溉设备的各个参数进行调整,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灌溉设备的使用效率,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来实现自动化、一体化的灌溉操作。第二,微灌溉技术。


微灌溉技术一般会被人们应用到大棚农作物的灌溉中,农民在灌溉农作物时,只需根据用水量大小调节灌输量即可,同时还可以利用通水管道将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与营养物质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流失。第三,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滴灌技术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滴灌口和土壤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将水资源直接滴灌在农作物的根茎,确保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3]。与微灌技术和喷灌技术相比,滴灌技术的水资源利用率更高,且滴灌操作中的水龙头重量比较低,由此产生的能耗也比较小。第四,喷灌和局部灌溉结合的技术。喷灌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宽泛,主要是借助压力将水资源输送到规定区域,再在一定的高度下完成喷洒分散灌溉,由此来确保灌溉操作的连贯、有序,充分满足农作物的成长需要。喷灌技术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人们会选择喷灌和局部灌溉相结合的方式。局部灌溉是将水灌溉在植物的根系,适合在大规模的农业园林中使用。将喷灌和局部灌溉结合能够更好地减少水分的蒸发,确保水分充足、均匀地进入到植物根系。
        2.4雨水集蓄与利用
        雨水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灌溉用水的消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雨水集蓄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利用科学的手段来存储雨水,然后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缺水的农田,这样一来,不仅仅确保了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而且还避免了土壤侵蚀问题的出现。此项技术尤其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其不但可以为人畜提供饮用水,而且还解决了农作物缺水的严重问题[4]。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
        3.1根据实际统筹规划
        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要以地区农业生产实际为基础,充分考虑技术因素,深入分析制约节水灌溉技术的原因,并且照顾当地农民利益和农业状况,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推广的局限性,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杜绝重技术而轻管理的现象。水利部门要提高管理效率,在制订和执行节水方案之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充分了解实际的土质状况,结合具体农作物实施最为适宜的灌溉技术。以喷灌为主,同时积极推广滴灌技术,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5]。
        3.2培养农民节水灌溉意识
        水利部门要通过各种措施宣传和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较大,很多农民一直沿用传统的漫灌方式,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水利管理部门要坚持定期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引导农民树立节水意识。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在建设农业水利工程中,要时刻秉持节约水资源的理念,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3构建农田节水体系
        在进行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完善的节水体系能够有效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从而节约水资源。在规划建设水利工程中要遵循节水灌溉原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灌溉范围,根据灌溉规模确定相应的工程量。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来确保工程的扩展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地设计农业灌溉区,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深化阶段,前期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经济收益,但是以破坏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发展并不可持续,未来社会必然朝向绿色节能、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因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要深入分析自身对于节水灌溉的作用,注重节水灌溉功能的运用,要以更加长远性、宏观性的眼光看待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保障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春.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J].风景名胜,2019,(10):153.
[2]朱茂勇.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1):78-79.
[3]陈杰.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产业科技创新,2019,1(15):43-44.
[4]蒙学伟,王增芳.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湖北农机化,2019,(08):16.
[5]焦智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02):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