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金小叶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需要高度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存在一些问题亟需优化。
        金小叶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需要高度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存在一些问题亟需优化。基于这种情况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观念与现代化教学理念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核心素养观念下的初中数学倡导将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自身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思维。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但学生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现状
        从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形势来看,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巨大成效,但初中数学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策略掌握却较为有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虽然能够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但仅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应的课件,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的真实学情进行课件完善,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有限。从教学方法与模式上来看,核心素养观念的持续深入下少数教师并未结合具体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创新,仍是采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以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教师仅是为学生讲解不同图形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学生在理论性知识理解过程中会感到十分枯燥,教学参与积极性不足,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学习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和认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自制力较差,核心素养的养成过度依赖教师,如果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较高,能够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难认知到核心素养发展对自身的积极影响,并且学习兴趣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浓厚的兴趣,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此外,学生仅是被动的参与数学学习,难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深度思考探究,需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和习题练习,学生的记忆效果虽然得到了保障,但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学生的思考方式呈现机械化状态,创新性不足,也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教育制度的现状
        核心素养观念下,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急需转变既有的师生关系。长期的教育实践进程中,师生关系始终处于对立状态,难以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于教师存在畏惧感,当自身存在问题时也不敢主动与教师沟通,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甚至不敢直面教师的眼神,教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从这一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的影响,师生关系得不到有效的协调平衡,也制约了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降低了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既可以减少板书数学实践,也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呈现知识内容。以二次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中提出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变量的变动对整个函数图像的影响。函数由点构成,无数的点形成抛物线,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图像点的确定上耗费较长时间,以此保障图形的准确性;而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快速的展示出图形内容,精确而又高效,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的要求是课堂效率高,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正能量的综合素质,初中数学课堂存在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多的固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安排小组活动。设置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技巧来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各小组相对公平,小组成员中有学习成绩较好与较弱的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适当奖励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在学习几何证明这一章节时,教师在分发课堂作业习题后,小组成员先独自思考再展开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学习方法,通过了解对方的解法,可以得知自己思考的方式是否最简单。方法多样,学生也能够触类旁通。
(三)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与数学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数学,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生活事件与材料为载体,更能让初中生学以致用,明白学科学习的意义。例如,教学统计这一章节时,能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计算题的基本背景。教师可以选择福利彩票的中奖率作为课堂引子,先通过介绍彩票中奖机制与基本工作原理,给学生科普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并让其提高注意力。师生共同计算彩票得奖的概率,学生更能在计算出销售额与中奖金额之间的差异后了解到彩票盈利方式,避免学生误入歧途。统计概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学完最基本的概率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题目设置为共有n双鞋子,一次性取出两只,两只恰为同一双的概率是多少。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要从根本上了解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各方面能力与道德素质是评价学生的标准。例如,学期末评价学生时,教师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道德问题及该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措施多元评价学生,才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能以单纯的成绩、升学率等看待教育,这样很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培养出一群成绩优异却情商不高的学生。
结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教师应当高度认知这一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优化转变,树立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探究当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松.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303-0303.
[2]刘丽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 000(011):70-71.
[3]周小宁.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分层教学[J]. 试题与研究, 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