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梅
南宁市罗贤路小学 530007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任重道远,非常重要。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影响往后所有理科的学习,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本校属于城乡结合的一所公立小学,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孩子的教育,小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差。下面就从课前预习,课中听课,课后作业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预习;课堂学习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弟较多,学生的流动性大、数学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差,而学生家长的素质又偏低,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帮老师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所以很多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还得靠老师。而有的老师思想重视不够,有的老师缺乏经验,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讲:“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数学是所有科学之母,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让他们的学习得心应手。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
三、学生现状
本校属于城乡结合的一所公立小学,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父母进城务工就是所谓的进城务工孩子。学生的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照料只在每天的接送,没有觉悟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所以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总体表现在: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当节数学课用的用品。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5.书写不规范,不认真书写的习惯。6.作业不按时完成的习惯……
四、城乡结合部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指导学生预习,培养他们自觉的预习习惯
进城务工孩子的家长整天忙着工作,老师布置的预习不够重视也不会检查。老师在预习方面多下功夫。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有法,贵在得法,总的来说有着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任务落实预习法: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事先给孩子布置前置作业,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②、课本标记预习法:预习不是看完就算完成,要边看边记,标出自己弄懂了哪些,有哪些困惑,自己上课要重点弄懂哪些。
③、温故知新预习法:这个预习方法在高年级非常重要,因为数学的知识是承前启后,螺旋上升的。预习时,要回忆总结前面有联系的知识,学会把书读薄,归纳总结方法。
④、尝试练习预习法:看完例题试着去做练习,不会做又重复回来看例题,直到做出来练习为止。
⑤、动手操作预习法:有些知识的形成和获取需要动手操作去体验,在预习充足的时间里,就尽情动手,完成这个耗时多,无法在课堂里充分体验的过程。
2.在思想上意识预习的重要性。
组织一节班队会课通过了解古今中外名人的预习好习惯,让学生来一次精神的洗礼,再从身边成绩优异的同学的预习叙述,感受榜样的力量。利用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兵带兵,兵教兵,形成你预习我预习,大家一起来预习的氛围。
3.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预习。
精心设计课堂前置,变成任务来驱动,形成四步走。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要把课本的例题读懂;第二步将就是我读懂了要自己的话写下来,把图表示出来;第三步运用读懂的知识去做练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弄懂。第四步:写下我的困惑,上课要重点弄懂。
4.持续激励养成预习习惯。
任何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激励的作用,通过激励来强化预习习惯。课前我先检查预习完成好的同学,进行展示表扬,在课堂上,通过设置一些问题,预习得好的同学又有了展示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那种成就和自豪感,慢慢把预习从任务式变成驱动式,从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
(二)深耕课堂,让它成为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主阵地
1.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每节课的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数学课的所需要各种书,练习和学习用品。数学书、同步练习、口算、草稿纸、练习本、尺子和笔都摆放在桌面;课堂上只要用到,直接可以用,不用再因为找东西浪费时间,整纪律。老师预备铃响,不急着上课,先对全班巡视,做得好的同学大力表扬。
2.培养学生学会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要养成好习惯必须先遵守纪律。
乱成菜市场一样的课堂是没有办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乱哄哄的课堂会让学生听不清楚老师的指令,想认真听课的同学也会深受影响。而那些不遵守纪律,乱搞的学生,行为的不端正也会让学习不端正。所以对于课堂纪律的管理,每一位老师都必须重视,要循序渐进,一步步规范课堂的行为。班级上有一个小亮同学,刚开始也是管不住自己,课堂上任意走动,讲话,成绩可想而知,各方面也是乱七八槽。后面通过老师的一步步管理和要求,他慢慢坐得住管得住自己了,才有后面积极的发言,成绩的提高。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上帝给人一张嘴巴却给人两只耳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只有听了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才能让课堂的活动有序进行。要让学生听,得从这几方面多下功夫。
(1)教师上课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精炼,加一些笑话和故事,这样课堂就因为你而灵动,学生自然而然认真倾听了。
(2)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多创设条件让他们回答,人人都有动口的机会,这样我发言你倾听;你发言我倾听。不但能听老师讲,还能听同学讲。个人答完同桌答,同桌答完小组答,形式多样,生生互动。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动静结合,讲练搭配。听累了让他们动手练一练,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这样更能保持听的质量,提高听的效率。
(4)老师要做好引导,对做得好的同学要积极表扬,不好的同学及时提醒指正。通过复述,你知道他刚才说了什么吗?你还有什么补充吗?通过听题,请注意听题?把听写引入数学课堂,通过不断的听和写,提高自己耳朵的灵敏性。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要发动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问题。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预习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想得更加全面更加新颖,比如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5.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准确表达的习惯。
营造活跃有活力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发言,准确表达。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容易神游在外,听课效率低下。根据师生互相成就的原理,学生的一声不吭也容易让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培养学生发言绝对不是一成而就的,低年级时就要让学生先学会写日记,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对学生的培养,刚开始鼓励他愿意说,后面慢慢引导他表达清楚,再后面让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反驳别人的观点。当你的学生享受表现自己的喜悦,他们就会勇于表现自己,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训练,学生也会表达得更加有条理性,思维也更加严密。
6.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学会合作是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在数学课上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尽情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所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之中,在布置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要走到学困生的中间,帮助引导学困生人人参与。在班级营造兵带兵,兵教兵的氛围,以教会别人为荣,帮助别人为乐。
(三)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学会检查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不止课前的预习和课中的认真听课就行,它还需要课后的及时巩固。语文需要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数学需要需要练习千遍,方法自显。对于作业,在思想上要让学生达成共识:完成作业是自己的事,所以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QQ群,微信群发布作业,直接把作业写在黑板上,叫学生抄写、登记,老师每天检查作业登记本的情况。老师每一天及时评改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完成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展示,对于完成不好的同学要按约定订正处罚。及时和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让孩子在家完成的作业有质有量。不但要求要按时完成,还要字迹工整美观,答题规范。无纸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书写真的非常重要。写得对不写得好可能就会丢分。学会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绝对是圣人所为,检查的过程严密自己的思维,深思熟虑,举一反三。马虎绝对是因为习惯不好,数学素养不高。所以平常的数学课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学会检查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图文转化的习惯
现在的考试题目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字多,如果学生阅读能力差,势必在读题上浪费很多时间,这样就减少了思考的时间;而且不会提取有用条件学生容易出错。平常的数学课可以布置通过阅读数学知识的历史,知道科学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发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白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生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会图文转化就能把文字转化成数学语言,降低思维的难度。
五、结束语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坚持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收到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央教科所课题组.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一一 “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宄”报告[R].豆丁网,2009. 7. 23.
[2]王丽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以上海市郊部分区县初中教育为基础的调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曹兴.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4]关鸿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