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李页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完善和发展,初中教育改革发展欣欣向荣。

        李页佳
        昆山市第二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完善和发展,初中教育改革发展欣欣向荣。社会和家长对于初中教学愈发重视,初中教育承前启后,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很有必要。应积极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初中学生发展素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基于核心素养下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构建自主的学习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客观上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积极改变创新。教师要改变传统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严格以学生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时要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积极锻炼学生思维,发挥数学对学生思考的塑造作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发挥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增强,优化教学结构,为学生持续发展度入活力,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交流。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素养是后天人们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思维,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经过大量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基础扎实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操作且具备相应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以数学为基本特征,指可以通过数学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在多层次的情况下进行理性思考和推理论证且表达准确,并且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有想象,思考,推理,运算,分析等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得来的,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的学习知识体系。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处理和理解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诠释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度发展。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总体上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价值,能推动个人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能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具体来看首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观念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才是第一教师”,数学学习比语文,英语连续性要强,可以说是一环套一环,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并且课堂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考和抽象的想象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反之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深层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并依靠核心素养来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其次,核心素养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和思考思路。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激发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合作学习,真正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并进一步反作用于教师教学,指导教师展开教学实践,优化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三、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案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单纯的运算,是一门能锻炼学生思维思考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教学方式和理念有着较高要求,因此要落实好新课标理念,就必须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案。对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引导,用启迪思维来帮助学生学习,对于提问过程应该着重于问题的探讨和总结。
        以“探寻勾股数”片段为例,
        1.活动引入
        满足关系的3个正整数,
        问题:
           1.勾股数有多少?
              2.请尽可能多地写出来。
              3.勾股数有规律吗?
        三个问题,逐层递进,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勾股数特征。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获得长远发展。
(二)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需适当增加课内外数学实践活动,课堂问题的设计应突出实践性,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来进行设计,强化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合作研究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这一模块中,虽然初中阶段立体几何的学习偏重基础,但很多学生却无法将所需图形在脑海中构建出来,进而在习题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现实生活中关于立体几何的著名建筑展现给学生,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作业布置上适当增加关于立体几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几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将立体图形画在作业中,再通过思考该图形映射在脑海中,或参照直角坐标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三)紧跟新教育市场,转变教育评价模式
        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紧随新的教育市场,深刻把握新教育市场的发展进程,探索多元高效的教育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作为重点,营造出高效优质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语: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反思,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数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首要,实现学生积极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惠.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检视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6):42-44.
[2]李国亚.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117-118.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0.117.
[3]房科跃.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