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罗蓉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小学 443000
摘要:伴随着小学语美术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突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却已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体验,解决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成为教师发展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改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创新举措两个方面,仅仅围绕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问题;对策
美术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美术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不少小学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高度重视,也正是因为学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目前,不少小学的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可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学习课堂。
一、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教师正是通过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才得以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持续创新发展。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现阶段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颇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衰微
小学在开设美术教学的初期,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美术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面对单一的美术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枯燥感。部分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初期,会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学习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但是当学生长期面对美术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奈与枯燥。当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消失之后,教师的美术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二)教学资源颇为匮乏,限制美术教师发挥
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会对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不断刷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认知,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高效状态。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资源尤为匮乏,使得教师的美术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教学效果也因此而开始下降。教师想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在学校的政策引导下不断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三)教学评价受到局限,阻碍美术教学发展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存在问题,使得美术教学的方向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教师需要挣脱绘画知识和绘画技能对美术教学的束缚,在对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加入审美和创新能力标准,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天赋,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推动美术教学的综合发展。
二、改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创新举措
(一)丰富美术教学方式,发掘小学美术教学趣味性
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当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着美术课程带给自己的全新体验和趣味性。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始终保持单一的美术教学特点,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期待值形成打击,严重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当在美术教学实践当中不断丰富美术教学方式,发掘蕴藏在美术教学当中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展开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开小学美术课程,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发挥设备优势,让学生认识到美术课程的多种呈现方式。美术教师通过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知,而当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开展美术教学时,能够让美术课程教学呈现出更加精彩的内容。目前来看,视频形式出现的美术作品,比课本、板书和静帧画面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美术作品的呈现也不例外。当学生沉浸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过程中时,通过音频传达的美术知识,能够被学生高效吸收。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手工绘画帮助学生实践自己的所学美术技巧和美术知识。当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美术知识完成一幅作品时,能够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顺利开展美术教学同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美术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参与性
在同一名美术教师眼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多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术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对学生的美术课堂的参与度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拓展美术教学资源,通过美术教学资源的创新,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参与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网络上下载或者购买系统的美术教学资源,对其进行重新整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编排,使其成为适合学生直接学习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事实上有着一定的规律,学生在特定时间内所能够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能学习的技能也存在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过少的美术教学内容,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当教师对学生提供过量的信息,又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拓展教学资源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行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既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美术教学参与性的目的,又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势必将会为教师顺利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助力。
(三)完善美术教学评价,持续提升学生美术学习体验
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获得良好的小学美术体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的评价仅仅停留在美术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层面,对学生的作品缺乏审美层面的评价,所以导致学生的美术表现得不到更加科学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完善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小组的组长与教师一起组成小组评委团,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从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审美能力和美术技巧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展开评价,争取能够在评价环节找到学生的有点所在,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美术学习天赋,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会对教师开展教学会形成影响,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形成不忽视的影响。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举措,力求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运用技巧和培养学生美术审美情趣提供一个全新的、高效的美术学习课堂。当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师的美术教学改革也就意味着有了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杰.生活资源开启智慧课堂——生活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76-177.
[2]张启梅.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生美术教育教学效果创新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62.
[3]陈浩.从美术的非“术”性探究目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J].包装世界,2012(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