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苗长春
[导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从严格上来讲,是不限定开展形式的,
        苗长春
        玉溪第四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从严格上来讲,是不限定开展形式的,从最新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可以考虑将一些高效率的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综合性学习里面,例如,微课、多媒体技术等,争取挖掘出它更多的发展潜力,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并且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学习时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运用
引言
        在2001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从而使小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科学人文素养、语言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始研究与应用。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分析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由此来培育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意义
        知识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任何知识都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来开展全新的实践教学活动,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有效优化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效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方式,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不同,虽然会涉及部分知识,但大部分是一些趣味性游戏或者活动,同时会充分借助各种资源与手段,以此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运用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易走向片面化
        由于小学生自我身心发展有限,思维、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一定的导向,所以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易走向片面化、功利化。同时,他们往往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看成展示自我、赢得肯定的平台,仅仅重视教师的评价以及考试成绩的高低,却忽略了对语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自我历练,忽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与此同时,受传统语文学习模式、学习思维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思维定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会不自觉地将写作、演讲、朗诵方面结合,进而影响其语文素养的整体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实际生活元素的融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把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教学项目上,过于注重课本教材教学,而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不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运用的策略
        (一)立足学生生活,确定活动主题
        以“雾霾”为例,每到秋冬季节,学生就会发现天空灰蒙蒙的。雾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学生通过生活对雾霾有了初步认知。立足学生的生活经历,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笔者确定了“探究雾霾”的主题,指导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收集与雾霾有关的信息,如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等,并鼓励学生以雾霾的口吻书写一封信,剖析自己,告诫人类要学会保护环境。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学生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学会了关注生活,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古诗词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人表达方式的古典文学作品,语言极为凝练,但是情感非常丰富。古人也会在诗词中创设某种意境,让人有回味无穷之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个学期的课文资源也收录了不同主题、不同时代的古诗词作品,目的便是要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使其既能因此获得美的感受,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也要利用这些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探索特定时空下的历史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伟大品格和高尚情操,让学生接受德育熏陶。因此,如果想要顺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古诗词诵读活动。但是,在诵读古诗词时,学生的语气要更加内敛一些,有一种“欲语还休”之感,让人回味无穷、情不自禁地思考古诗词的内涵,用语言展现诗词意境。
        (三)融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入部分合适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内容着手,如交流时的自信、咬字清晰度、对课文的熟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并且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交流和讨论。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之后在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探讨和交流。
        (四)学生合作,践行计划
        合作学习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从上文制订活动计划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在制订了计划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有序地践行计划。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小组成员毛遂自荐,承担不同的任务,实现责任到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通过体验活动实现不同的发展。在学生践行计划的过程中,笔者会利用网络渠道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从而使他们顺利地完成计划,为在课堂上展示活动成果做好准备。
        (五)突出活动组织,升华童话教学魅力
        中年级学生,对课堂活动情有独钟,各类课堂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热情。童话活动的引入,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童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童话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增长才识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力。例如可以举办“童话节”活动,以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等为主,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一起观看童话成果,让学生从中学习童话,讲述童话,锻炼语言表达与思维力。“童话节”活动,在内容上也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关于优秀品格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是关于语言知识能力的主题活动,还可以是说讲童话故事为主的活动。如在学习“匹诺曹”“狼来了”童话后,关于不诚实问题,我们可以开展相应的童话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不诚实是不好的行为,而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事实上,通过童话教学,教师要善于从童话中挖掘和揭示丰富的内涵与哲理,让学生能够从童话中获得有益的智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活动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有效展示自己的活动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岁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40.
[2]岁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试题与研究,2019(27):182.
[3]陈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J].华夏教师,2019(22):58-59.
[4]方志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J].考试周刊,2019(32):62.
[5]汤晓芳.浅析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9(3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