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鑫,宋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冠县供电公司 山东聊城 252500
摘要:电力企业是关系我国民生的重要企业之一,在电力企业的众多工作内容之中,电力计量是非常重要并且关联甚广的一项。电力计量是电费收取以及电力企业运营的保障,良好准确的电力计量结果,是维护电网收入的重要的基础信息,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广大企业与人民利益的基础。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广大电力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计量,原因,改进措施
电力计量误差不仅会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还会侵害电力用户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双方权益,电力企业必须对降低电力计量误差这项工作加强重视,基于电力基础设施、计量方式应用等实际分析误差出现原因,并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增强电力系统的完善性,以此实现消除误差、推动电力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1.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计量设备安装不够规范
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计量离不开相关的计量设备,这些设备自身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人们对计量设备的结构进行安装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这种现象,使得工作人员们无法更加清晰地识别相关的计量数据。在安装的过程中,主要与安装人员们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关。若其综合素质不够,便无法为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保障,严重的话,甚至会因为安装不规范而引发一些危险事件发生。
1.2具体操作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误差的情况可分为两种:(1)有功电能计量误差。有功电能主要是借助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来予以计量的,且 A、B、C 三相均可以与零线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单相回路。在此背景下,负荷不平的情况也会由此发生,进而引发零序电压的出现。同时,在零序电压的作用下,零序电流就会借助零线来流通,并不能满足三相电流和为零的条件。如果采取三相二元件电度表予以计量的话,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就会被排除在外,误差也就因此产生;(2)如果装置电阻高于相关标准,也会导致计量误差的出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三相四线三元件计量表已获得了应用,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过度依赖传统工作经验予以操作,没有以正确的操作规范为参照,那么就会使运行过程中的中线电阻快速增加,进而产生误差。
1.3互感器使用不合理
由于 CT 变比较大引发的计量误差问题是许多计量部门较常出现的情况,此外,配变负荷率较低也是导致误差发生的直接因素。CT对于一次电流选择通常都是基于额定二次电流而进行的,所以低精度运行的情况也因此出现。如果电流其负荷较低,那么相应的计量误差也会由此增加,最终结果的精准性也会受到影响。总之,以电流计量误差的公式为依据可以推断出:只具有 CT 外接负载 Zf 和铁芯导磁率 μ0与运行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无论是借助将 CT的外接负载 Zf 实施减小操作还是提升铁芯的导磁率等都是使误差得到合理控制的有效手段。据了解,当下许多计量部门其都具有引线长、截面小等特征,使得触电电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基于此背景下的 CT 就会长期处于低负荷率工作状态,μ 值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其精度值也就无法保障。
1.4谐波
电能计算结果作为电网经济核算的主要依据,计算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电力供需双方的利益。电力谐波因素的存在,极易使得电能计量失去准确性,影响着供电双方的利益。因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电网中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电能表是否可以精准并且真实地反映非线性用户的电能使用量,已经成为讨论的重点课题。以电子式电能表为例,谐波对其的影响具体如下:此类电能表采取的是模拟式分割乘法器的方式,实现的电功率以及电能测量。受到谐波增加的影响,难以避免出现计量误差。
电子式电能表因为频带很宽,能够实现基波电能与谐波电能的精准计量,不过其很容易将谐波功率看作为基波功率,进而造成很大的误差。基于此,实施误差的控制时,要考虑谐波的影响,做好相应的控制。
2. 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措施
2.1科学选择电力计量装置的位置
电流互感器自身的负载,与电力计量装置的位置有着一定的关联。电力企业要选择合理的位置来放置电力计量装置,为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保障。一般来讲,电力计量装置位于合理的位置范围内的时候,能有效地缩短电力计量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导线,这样一来,便能使电阻下降,就能实现对电力计量误差的合理控制。
2.2注重电力计算方式的合理运用
在开展电力计量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实际工作续期为依据,从而选择出更科学、更恰当的方式实施电能计量,使计量结果与实际数值之间的误差得到充分的降低。例如,以配电变压器为对象开展测量时,三相三线 V 型接线的计量方式则是工作人员的首选,之后要结合变压器的自身特征,从而对电度表和计量方式予以合理选择,这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而且对后续针对符合情况展开分析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经过分析可以得知,三相三线 V 型接线方式在电能计量过程中其适用性更强,且无论是开展安装、维护还是更换工作也较为简便,成功率较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有利于互感器和计量装置之间的搭配,对后续工作人员针对误差开展分析工作也有积极意义。
2.3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
电力计量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受到计量装置的位置影响,自身负载不断变化,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的时候,务必要依据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来进行电力计量装置的位置选择,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实践证明,在合理位置上的电力计量装置可以达到减少电流互感器的连接导线、让电力计量表电阻下降的效果,以此实现合理控制电力计量误差。
此外,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还需要以电力计量装置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通过了解实际季节与温度变化进行合理安排,保障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实时调整电流互感器,让其变化同实际环境变化相适应,以此提升综合效率。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流互感器所带来的电力计量误差,对于减少电力企业损失也有重要意义。
2.4做好谐波因素造成的误差把控
通过上述分析明确谐波的存在,影响着电力计量的误差,因此要做好强有力的把控。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先测频再采样。在实际操作时,要先进行信号波形相继过零点间的时间宽度测量,开展频率的计算,然后再依据获得的频率,确定采样周期,开展采样以及谐波分析,实现对计量误差的有力把控。②同时开展测频以及采样。从电力系统运行实际来说,频率波动情况较为常见,因此采样时间间隔要依据系统频率 f1 的波动随之变化,即频率跟踪算法。具体应用时同步采样跟踪系统频率变化,采样频率 fs 发生变化,不再是恒定的,若电力系统的频率出现变化,那么采样频率 fs 自动在中心采样频率 fs0 上下变化,采取动态调整采样周期 TS 的方式,实现 fs/f1=N 始终为不变的整数,确保采样频率和信号频率保持同步。通过采取数据采样技术以及算法,发挥其功能作用,能够适应谐波存在的情况,实现对电能的精准计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计量基础设施安装质量较差与装置装配不合理是引发计量误差的基本原因,计量人员选择的计量方式不科学、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电力企业若想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保证计量装置装配的合理性,结合现代技术革新计量方式,并根据不同环境选择针对性计量方法。
参考文献
[1]林佰成,林峰,泮利敏.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4):174-175.
[2]陈丽林,谢琳,肖方.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 02) : 235-236.
[3] 王瑞莹,王聘乐,吕珊珊,等.浅析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维护处理方法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