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7
摘要:快递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末端配送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立足于传统末端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末端共同配送的概念和优势所在,重点探讨了末端共同配送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和维度。
关键词:末端配送;共同配送;选址规划;
1传统末端配送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末端配送模式下,各个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各自设置末端配送网点,有些地区末端网点设置重复、有些地区末端网点设置不足;单纯上门投递妥投率低、二次投递成本高等,这些都是制约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服务时效性的关键问题。目前,快递投递最普遍的方式仍是快递员送货上门,但是由于现实各种情况限制,快递配送“最后100米”的交付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
(1)社区管理严格,包裹投递困难
对于许多新式居民区、学校、写字楼等,社区单位出于安全及管理原因,安保较为严格,不允许派件员和快递三轮车进入,快递员需要在门禁处等待收件人签收,给快递交付造成一定的困难。
(2)网点空间分布不合理,需进行合理配置
在商业化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而且租金高昂。快递企业大多不在此处布局末端配送网点,采用快递三轮车送货上门、放在智能快件箱等待客户自提或者在三轮车固定停放位置等待收件人取件方式派件,收件人有时需要走很远路程取件,而且快递员需要骑三轮车到距离配送区域较远的二级分拨中心取件,对收件人和快递员时间占用较多。相反,在经济不那么发达、人口不是很密集的地区,设置了大量的末端配送网点,各个企业的末端配送网点距离很近,存在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3)快递三轮车随意停放,造成消极影响
部分楼宇及居民区由于没有固定停车位或禁止快递三轮车入内,多家快递公司的三轮车和工作人员,只能将快递三轮车随意停放在街道、天桥下、楼宇旁边等。同时,不同公司快递三轮车在路上行驶,频繁出入配送区域。这些都会造成资源浪费、妨碍交通出行,不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给城市交通出行造成影响,而且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影响城市对外形象。
(4)末端投递业务量增加,需要创新服务模式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自2014年起,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比上年增长198.4亿件。快递巨大的业务量使得快递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快递传统配送方式的弊端越发明显。因此,需要创新快递配送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消费顾客。
2末端共同配送的概念和优势分析
一般的,共同配送是指多家快递、电商企业等,通过整合场地、人员、车辆等资源整合,解决传统配送环节网点缺失或富余问题、车辆资源问题、人员问题,提高快递末端配送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参与共同配送公司整个配送环节的投入成本。
(1)末端共同配送模式
更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针对新时期快递末端配送现状和顾客需求的特点,可以尝试设立一批同时具有“配送网点”和“自提”功能的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构成“二级分拨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网点--顾客点”的配送流程。由于现有的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时大多采用各自配送模式,因此,这种新的配送模式称为“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模式。
这种模式下,末端共同配送公司在城市设置二级快递分拨中心和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在二级分拨中心集合若干个快递公司的快递,然后将不同快递公司快递综合分拣,统一配送到快递末端共配网点,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既可以送货上门又可以供顾客自提。
(2)末端共同配送的优势
实行末端共同配送的优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实行末端共同配送能够把原来若干个快递末端网点及其设施设备整合起来,有效降低快递资源重复占用,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2)减少派件人员数量。传统末端配送模式下,各个快递企业派件员加起来人数较多,在末端共同配送中能够减少快递员数量,同时能够能增加员工派件收入、降低派件工作强度。
3)减少配送里程。末端共同配送能够使每位快递员在小区域范围内有更多快递业务量,只需要在更小范围内派件,减少快递员配送里程。
4)便利收件人。与传统末端配送相比,末端共同配送能够把多种快递集中到一起派送,收件人可以一次性完成收件,收件更加方便。
3末端共同配送选址考虑的因素
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大多只考虑节点建设成本和运输配送成本。与传统配送中心选址不同,末端共配网点建设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选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与配送中心从场地租赁成本、服务半径、顾客需求量、运输配送成本等方面来说有很大差别。具体来说,科学合理的末端共配网点选址方案需要同时兼顾以下方面因素:
(1)顾客分布。末端共配网点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所服务的顾客分布。配送中心选址一般服务于商超和便利店,多设置在距离配送地点较远的郊区。不同的是末端共配网点直接服务于末端客户,为了让顾客取件方便、派件员能够以较短时间将快递送到收件人手中,末端网点需要设置在距离顾客较近、快递需求量较大的地方。
(2)土地成本。传统配送中心选址建设在远郊区,土地成本较低;而快递末端网点一般建设在距离顾客点较近的商务区或居民区,土地成本基本就是商铺店面租金,价格普遍较高。同时,选址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规模的店面租金成本高低差异,店铺租金高低是决定最终布局方案的因素。
(3)交通状况。快递末端共配网点一端连接着上游分拨中心,另一端连接着顾客,其所处位置的交通状况不仅影响着网点车辆进出,还一定程度影响着周边居民出行。因此,在末端共配网点选址时,应尽量选择交通状况好,对居民出行影响小的区域。
(4)分拨中心分布情况。末端共配网点距离上一级分拨中心越近,越有利于分拨中心及时将快递配送到末端网点,减少快递积压。另外,两者之间距离也影响着快递运输成本。因此,末端网点选址应尽可能靠近快递分拨中心。
与传统配送中心服务对象是零售商不同,快递末端共配网点服务对象是需求多样化的网购顾客。顾客对于末端共配网点要求普遍较高,需求存在单次批量小、配送次数多、对等待时间敏感等特征。因此,在末端共配网点选址时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末端共配网点的选择重视顾客满意程度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顾客快递需求特征从与原来的品种单一、数量少、价值低转变为现在的品种多样化、数量日益增加、价值高低不等的状况。顾客快递需求的变化,对快递网点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顾客更加重视快递配送准时送达、配送速度、服务质量方面的表现。
(2)末端共配网点的选择考虑顾客分布
末端共配网点服务顾客方便灵活,其规模大小取决于顾客分布情况和密集程度。末端共配网点大多建立在距离顾客较近的地区,使得顾客自提及派件员上门送货更加便利。
(3)末端共配网点的选择考虑配送成本
快递分拨中心占地规模大,选址主要考虑土地成本,配送过程存在滞后情况,大多形成一定配送规模后再进行配送,从而减少配送次数。然而,快递末端网点的快递需要分拣完后快速装车,由快递员配送到收件人,顾客对其配送时效性要求较高,快递员需要每天2-3批次进行配送。配送次数频繁、配送距离远、快递多都会增加公司末端配送成本。因此,如何减少配送成本也是末端网点选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彭姗姗,王丹丹,陆克斌,罗海星.农村快递共同配送网点选址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03):29-31.
[2]孙真,张诤.共同配送理论在城市末端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7,19(05):56-59.
[3]王苏. 快递末端共配网点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
[4]崔毓舒.基于二分K-means聚类的区域末端共配网点选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
[5]李亚东.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改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9):16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