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众筹式园本教研为抓手,培育智慧型教师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郑晓卿
[导读] 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郑晓卿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实验幼儿园  福建 三明 366100
        摘要: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师教育行为,增长教师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出现了研训主题形式化、研训过程讨论被动化、主动交流少等问题。通过众筹理论和众筹实践,研训一体,推动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同层面教师发展需求,同时为有创新思想的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从“被动发展”逐渐转向“主动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化、个性化成长,形成了积极自主参与活动全过程的特色教研,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质的飞跃。
关键词:众筹式园本教研;学习能力;教师发展
一、引言
        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为教育教学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因此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今时代,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进行众筹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形式。同样进行众筹式教学教研模式可以增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同时采取众筹式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众筹的模式将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完整化。
二、概念界定
(一)何为众筹式教学模式
        众筹式教学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多名教师共同对一节课程进行备课研究,集思广益将课程内容更加完整更加细腻。同时,众多教师可以对同一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还弥补了部分教师的局限性。特别是有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对新科技的使用不是很流畅,而进行众筹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整体都得到发展。
(二)众筹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众筹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团体可以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结合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众筹教研的具体操作
(一)“众筹”教学模式前期准备
1.搭建众筹交流平台
        (1)实地平台,实地平台的搭建基础是以次学科教师人数在足够的前提下,进行分组讨论的教育教学模式,此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教师之前的交流沟通,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教师按年龄,教龄等条件进行分组,当然每组的成员人数也不易过多,6-7最好。同时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取一位组长,主要负责统筹安排等工作。
        (2 )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建立则需要借助科技,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将教师们联系在一起,例如可以建立教师的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更多的教师,同时也可以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等。教师们通过交流平台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确定众筹教学模式主题,可以在每周末进行下一周的教学主题选定,这样可以使教师所准备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众筹式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趋势。教师们可以在众筹会上畅所欲言,然后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合理的课程进行教学。可以有利的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众筹”教研模式基本流程的建构
  众筹式教学模式的进行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教学主题,在每次众筹教学前,组长可以将备选方案发给组员,组员教师可以通过组长提供的备选主题进行提前预习准备,避免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出现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使教学主题的选定更加贴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效果。


        (2 )类读教材,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对一本教材的研究可以延展出多本教材的过程。这一教研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丰富程度,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使教师对整体教学计划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加系统的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约束。
        (3)相关理论学习,共同研究。当教学主题确定之后,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然后对教学主题进行探讨研究,确定符合自己班集体的教学计划,同时组内成员可以依据这一教学计划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改进补充。
(三)课后集智,理论提升
        课后集智主要是对教研主题的实践活动,是对前期众筹理论预设的印证,是实施众筹教研的有效反馈。教研不单单是上课,但上课却实实在在是教研的重要一环。众筹理论平台中的主题策划筹备、教材的类读、问题的分析都转化成课堂教学实践,并通过课堂教学对预设进行验证,众筹才会实现它的价值。
        (1 )实践反思。执教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反思众筹预案的可行性,对其中达成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是否已经事先预设,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和教学操作。对没有达成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是个人备课时的疏忽,还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够,还是因为个人教学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导致。对课堂中生成的内容进行总结:生成的内容中合理的部分是什么,不合理的是什么,今后在课堂中是否会有类似的生成,如何把握等等。
        (2)组内独思。当执教教师反思后,,听评课教师带着拟定的小问题,结合前期收集的资料和课堂实践中的验证,进行10分钟的独立反思,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发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教学思想,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实践方法上的差异,整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提升自己,同时形成自己的反思文字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组内展示,集思广益。在教师独立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展示。为提高集智的参与度和有效度,展示时间一般为30到40分钟。展示内容包括“课堂观察分析”“教研主题的落实情况”“基于自己小问题的研究”等。讨论交流中记录员采用PPT形式进行记录,这样的记录形式便于发言人展示,同时也能使听者听得更清晰。
        (4)组际大展。发言人代表本组观点做出解释,其他组则参与建议、提问等互动交流,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启迪。还可请学科名师介人,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深人研讨,分析
得失原因,寻找其根源,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众人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完成最优设计。
        (5)再次实践。在组际交流中利用集体智慧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形成自己对课堂实践独特的思考。为推进教师进一步参与研讨的自主性和反思的有效性,抽签确定其中一位教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促进专业个性发展。
结束语:
         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众筹式园本研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够有效整合总园及各分园人力、物力资源,发挥“1+1>2”管理的团队效应,达到优化互补,形成良性互动,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通过个人实践反思、同伴互帮互助和专业团队引领,不断增长教师教育智慧,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参考文献:
[1]原红. 智慧众筹:打造有效的教研活动[J]. 教育家, 2019(46).
[2]李平. 以培育学习型社团为抓手 打造成教特色项目品牌[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 279(17):25-28.
[3]张继源.关于众筹模式及其效率和问题[J].东岳论丛,2015(03).
注明:本文系2020年度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众筹式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阶段研究成果,立项编号:TKTY-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