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玲
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万科城学校
【摘要】目前,游戏化教学是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笔者在深入开展关于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时,研读了大量国外和国内关于游戏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国内外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国外学者主要研究的主题是:游戏化教学价值的研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应用方式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的学段主要集中于小学和学前教育的阶段,小学主要研究学科是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中学的研究学科以体育与信息技术为主;研究主题主要为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式和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 游戏化教学 文献研究
顺应新时代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的全过程,由此,游戏化教学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知网"搜索引擎中,以"游戏化教学"等作为搜索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搜索,通过可视化数据分析发现,2011年至2021年与游戏化教学相关的研究文献迅速增加。
一、国外游戏化教学研究概述
国外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比较早,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第一,游戏化教学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第二,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水平;第三;应用方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装饰知识点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一)游戏化教学价值的研究
关于游戏化教学价值的研究,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科及不同学段等方面进行了验证。所研究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学习成效主要包括考试成绩,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兴趣。从研究成果来看,游戏化教学在实践中对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效益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包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逻辑思考能力。例如Connollys等人的研究[1]和Barata等人的研究[2]表明,游戏本身具有挑战、竞争、合作等元素,它充分激发了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中小学生的逻辑沟通交往能力,并且与其他传统的教学相比,游戏化的教学是通过创设一个游戏化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早期的学者主要从事的是对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例如Lowrie等人的研究发现小学男孩和女孩对游戏的偏好有明显的差异[3]。后来的学者主要研究学生的文化环境和自身特征等对游戏化教学的影响。Cheng等人通过课堂竞赛游戏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基本特征、学习内容的类型决定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方式方法[4]。
(三)游戏化教学应用方式的研究
关于游戏化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方法的研究,从装饰性知识点到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实现了传统的游戏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真正的一种游戏化教学。早期的游戏化教学,游戏性与教育性都是相互剥离的,这个阶段,只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游戏动机,并没有充分激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动机。所以学生没有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国内游戏化教学研究概述
我国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有很多,研究学段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研究学科,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中学则以体育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学科为主。研究主题主要为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式和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游戏化教学应用方式的研究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归为三类:第一是利用游戏作为情境进行教学,第二是利用游戏作为学习辅助工具,第三是利用游戏元素设计教学环节。国内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式研究最多的是利用游戏作为情境进行教学,该方法的具体做法之一就是:根据实际的学习要求,利用游戏创造一个游戏化、生活性的非良构课程情境,方便学习者在实际中直观地感知和接触[5]。
这种新型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应用相对较多,此外,利用游戏性的元素来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是常见的一种应用方式,该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合理融入游戏性的元素,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游戏性思维,调动了学习者内部的学习动机。
(二)游戏化教学应用效果的研究
最后,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发现,游戏化对于教育学习效果的影响表现为多个层次,例如通过改变学生的课堂成绩、转变学习行为习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国内游戏化教育领域的专家尚俊杰教授认为游戏化教学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团队在"虚拟互动学生为本学习环境"项目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农场管理进行游戏化学习后,不仅使学生更深刻的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而且对于环境保护也有了更好了认识,学生经过紧张、失望、开心等系列情绪体验后,能够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困难,一些学生还具备了永不言弃、决不言败的精神[6]。
三、综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有效运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且充足,取得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国外的教学水平、课程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国外游戏化教学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合于国内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因此在实践应用方面的指导效果有限。
国内研究虽然更大程度贴近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现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突出,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国内学者将游戏化教学引入初中生物课程,不论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是同时笔者也发现当前国内关于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很少,国内的研究者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提升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精神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探索创新性应用模式。此外许多研究者提出的研究策略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并没有深入教学实践中,这就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索。
因此,笔者在国内外研究者优秀的研究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经验的指导下,开展了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的行动研究,在此,对游戏化教学的概念界定为:游戏化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方式、已有知识体系以及生活经验,同时匹配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将游戏的特质和教育功能相结合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空间知觉等感觉通道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游戏的竞争、挑战、合作等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使学习成为一个有趣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具体开展以下研究内容:初中生物课堂游戏归纳、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的原则、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游戏化的教学效果以及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希望在实践中结合国内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探索有效的初中生物游戏化教学模式,为游戏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Connolly T M,Stansfield M, Hainey T.An Alternate Reality Game for Language Learning:Arguing for Multilingual Motivation[J].Computer & Education, 2011(1):1389-1415.
[2]Barata G, Gama S, Jorge J, et al. Improving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with Gamification[J]. Computer &Education, 2013(10):10-17.
[3]Loerie T J R.Gender Different in Students' Mathematics Game Playing[J].Computer & Education,2011(4):2244-2248.
[4]Cheng,Y,Wang,Y,Cheng,I,&Chen,N.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transitions in a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based mathematic game[C].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9(5-6),782-796.
[5]蒋海军.交互白板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20.16-26.
[6]汪琼,尚俊杰,吴峰.迈向知识社会:学习技术与教育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