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周广贤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与城市内部运输情况复杂,极易受到自然
        周广贤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征地拆迁和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与城市内部运输情况复杂,极易受到自然因素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应用难度也比较大。本文就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与仪器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旨在发挥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测绘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技术
        测绘工程中若想要保证测绘的全面化,需要从施工区域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入手,以多种技术手段为支持,就数据资料进行整合,绘制测绘图形,直观呈现空间信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以确保测绘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一、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及仪器
        在测绘工程项目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GPS技术、GIS技术、遥感RS技术等。GPS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保证测绘精准度,需要就天气、地形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在桩位放样测量方面可将数据准确度控制在量米级。放样测量过程中可发挥GPS放样平台作用,减少不必要的作业时间消耗,对桩位偏心位置进行检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测绘工程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GIS技术的应用,需要以测量数据为依据加以处理,保证数据库处理及图形输出能力良好。GIS技术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实际作业强度较低,管理难度较小,对于测绘工程作业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遥感RS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特征,以跟踪仪或矢量化仪为主要配套仪器,所获得地形图的比例较小,能够满足大型工程测量的应用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出发,以扫描矢量化仪器对大比例特殊地形图开展分析,保证仪器使用的便捷性与高效性,能够保证信息分析的全面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数据真实性也得到保证。此外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能够满足地形测绘、地籍测绘、铁路测绘等现实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光谱航空摄影功能得以形成,显著提升了分辨率,特殊地形观测信息测量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较高,测绘工程的实际应用需求也得到满足。
        全数字摄影测量站的应用,保证了测量方法的先进化与技术手段的可行性,能够满足特殊地形测绘工程需求,保证测量的灵活性,但全站测量仪存在一定劣势,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无法满足人口密集地区的工程测量需求,测量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在测量区域的高地处设置监测站点,对于细微部位的测量可通过免棱镜全站仪来实现,提高测绘精准度,测绘资源也得到科学化利用。

二、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
         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实现了传统地形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延伸,需要针对特殊地形特点改进传统测量方法,保证其适应性,特殊地形测绘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为强化数据支持,需要分析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就地形地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如下:
         (一)旧村镇群落测绘
         村镇建筑群落大多是依照当地实际地形而排布设计,房屋形状、内部构造等都存在一定差异,测绘总量较大,传统户外草图绘制方法极易出现误差,对细节把控不到位,无法保证测绘工作效率。村镇地形测绘相对密集复杂的情况下,可将测绘站点设置于角落位置,以电子设备测绘房屋。通过计算机系统显示并处理测绘数据,就系统数据与现场情况进行仔细核对,保证二者相符。认真绘制图纸,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并修改。在测绘仪器方面,全站仪的优势在于便于携带且测绘准确,能够满足地上房屋建筑测量需求。村镇测绘工作需要细致观察内容,这就可发挥GPS的辅助作用,与全站仪相结合,将GPS信号发射接收装置设置于居高点,以免棱镜全站仪为支持获取细节信息,保证测绘的精准度。
         (二)密林地带测绘
         密林地带存在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光线较差,影响了仪器信号接收。在测绘过程中可使用全站仪,将棱镜放置于特殊特点,将当地高程测绘出来并绘制成图。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密林实施测绘,同组工作人员可布设导线,以免迷失方位。通过无人机航拍方式了解地形关键信息,以计算机为支持进行分析,促进立体化地貌特征的生成,进而通过软件绘制成图,密林地带测绘如图1所示。
        
         图1
         (三)复杂山区测绘
         复杂山区测绘存在一定难度,环境危险、路途坎坷,需要深入现场实施测绘。在测绘过程中可通过GPS-RTK测绘技术的应用来应对复杂的现场环境,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对载波相位差计算加以利用,保证矿山基本数据获取的有效性,于山区高层或顶峰设置基站,保证信号发送与接收的有效性。为保证测绘工作的经济性与高效性,需要在整个待测区域设置较少的基站数量,依次就内外业数据进行处理,保证基准站与观测站所获得数据的数值形式准确,提高地形图绘制质量。在特殊地形与地理环境下,可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了解地貌特征与地理环境,航线方向、行进速度等参数需要结合现场环境与测绘目的加以确定,以GPS技术为辅助,确定位置并拍摄图片,通过远程操控了解具体情况。这就需要事前规划行进路线与拍摄角度,对突发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就拍摄图片重叠度进行有效控制。尽量避免恶劣天气条件下实施测绘。
         (四)人口密集区域测绘
         对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复杂区域,在实施测绘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特殊地形,降低人口因素对于测绘工作的影响。对于特殊区域的测绘作业,可发挥全站仪的应用价值,免受地面因素限制,保证操作的灵活性,可全面收集测绘信息,保证测绘工作质量。为保证全站仪应用的有效性,需要提前做出科学规划,切不可存在死角,这是保证测绘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以免棱镜全站仪为支持,能够全面获取数据信息,操作便捷,数据精准度也比较高。与此同时可发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以飞行器为辅助,为多台传感器的搭载提供支持,立足差异化视角拍摄目标,保证信息资料的全面化,这就能够有效防范拍摄死角,全面把握人口密集区域的具体情况。
         (五)滩涂地区测绘
         就滩涂地区来看,以沙滩、泥滩等为常见形式,受到水体冲刷侵蚀会导致淤积加深,地面为松软、粘粘状态,难于固定户外设备,进而影响测绘功能。基于此需要就硬件设备加以改进,保证测绘技术的适宜性。若滩涂地区面积较大但仅存少量泥淖,可将观察测量设备置于外围,于测图中通过点的形式绘制特定位置,将辅助图绘制出来,进而绘制泥淖地区地形。若泥淖面积较大,在确定高程数值后方可就测绘工作内容加以设计。若滩涂地区相对空旷,则通过GPS-RTK技术实施观测,以卫星和计算机系统为辅助,获得图像与数据信息,为测绘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能够结合测绘区域及特殊地形实际情况来对测绘技术进行选择,制定科学且可行的测绘方案,保证测绘数据精准可靠,全面提升测绘工作质量。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受到测绘技术应用的影响,因此需要基于工程测绘要求来科学应用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促进测量工程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增. 探讨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J]. 工程与管理科学, 2020, 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