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龙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今的城市已被钢筋混凝土包围,到处高楼林立,一个个城中村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地铁等市政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城市在马不停蹄地加快前进的步伐,向世人骄傲地展示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建筑材料———混凝土,它在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以达到完美控制工程质量的目标,需要从不同的阶段来进行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重要作用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钢筋混凝土浇筑属于重要的施工工序。因为施工技术与施工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导致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属于常见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而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是由模板、钢筋与混凝土浇筑等各个施工工序所决定的,必须严格把控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房屋建设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1.1材料问题
房屋建设项目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非常多的材料。在建筑的施工材料中,混凝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房屋项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施工企业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这样会使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不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比如,建筑物的楼板会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的承载力,给建筑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施工现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一些施工企业选择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混凝土材料在长时间以及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问题,使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2混凝土配制错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常用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配制方法来完善,只有在配制上给出更多的保障,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混凝土的配制手段并没有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对于各类配制参数缺少科学的把控。大部分的混凝土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可是在配制手段上,即便是出现了小小的变化,依然能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例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结合工程建设不同位置、不同框架的特点来完善,如果在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强度降低的问题,必定会导致工程建设水平不断下降,对于工程的长期发展会存在特别多的挑战。混凝土配制工作的进行,有必要在强度的把控措施上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很多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上为了追赶工期,在配制的检查措施、核对措施上较少,大概没有问题的时候就直接应用,这导致混凝土的功能发挥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根本无法按照预期设想来实现,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1.3蜂窝与孔洞问题
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蜂窝与孔洞问题。蜂窝主要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层出现了松动问题,进而造成蜂窝状的结构。而造成蜂窝的原因主要是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与相关规范展开施工操作,造成漏振或振捣不足,进而产生蜂窝。孔洞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没有合理的配比混凝土比例、混凝土的拌合物水灰比过大,加上振捣不到位造成了孔洞问题。孔洞与蜂窝属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一类问题。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要点
2.1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生产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关参数,结合混凝土拌和相关规范来进行试配,根据试配的混凝土检测结果来确定混凝土的最终设计配合比,配制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①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相关规定;②配合比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骨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③对于需要添加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及其他矿物掺合料时,所用掺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同时调整拌和物所需用水量;④混凝土配合比各参数的计算需依据《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2011)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来进行。
2.2控制浇筑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非常必要。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斜面分层浇注法。为了进一步防止混凝土浇筑裂缝的出现,一般的方法是先对其实施薄层浇筑,然后处理各层之间的黏结问题。在分层连续浇筑中,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温度收缩裂纹问题的出现,因此,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合理控制间歇时间和浇筑高度,并且要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振动等问题。
2.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建筑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控制。由于建筑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想要在质量控制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在原材料的控制措施、控制方法上不断地调整,为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原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按照货比三家的模式来完成,对不同的供货商进行考察和比对,尤其是对绿色原材料的采购,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些供货商在绿色材料的供应数量上较低,对供应质量把握不足,这对于原材料的掌控难度较高。建议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用抽样测试的方法,观察原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难点,对绿色原材料、普通原材料不断的研究,加强检查的措施和标准。原材料的存储非常重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的原材料时刻保持在高性能的状态,如果在存储上表现出严重的问题,必定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原材料在存储的空间上要保持充足,在温度、湿度的控制上保持恒定的状态。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建议按照分开存储、独立存储的模式来完成,不仅能够减少原材料的变质问题,同时对原材料的长期应用具有更多的保障。
2.4混凝土养护与成品保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8~12h以内需进行薄膜覆盖和浇水养护,墙柱混凝土拆模后还可采用养护液养护。2)基础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墙柱、楼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3)楼板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1.2N/mm2时方可上人,成品混凝土除了养护得当外,还要防止踩踏,不得用重物进行冲击,不允许过早堆载,不得超载,地下室周边应及时回填土方,避免长期暴露出现干缩裂缝。
结语
现代化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思想比较先进,对于各项工作的实施能够采取可靠的方法来完善,并且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上不断创新。工程建筑对社会发展、对国家建设存在很大的影响,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要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来完善,从不同的角度来掌握、创新,实现工程的长期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