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庆丰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安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土木工程的进步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大大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加强对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加大技术这一要素的加速和提升作用,可以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完成预期目标。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与创新必要性
1.1 土木施工技术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并且外界诸多因素能够对其造成影响。同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具有综合性、协助性、多样性、流动性、固定性等多类型的特点。另外,由于每个土木工程建设施工内容并不相同,使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根据自身的施工内容、条件、环境等方面进行,施工技术需要严格的遵循施工标准和要求。并且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施工的可行性、业主需求、施工实际情况等,使得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每一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施工特点。
1.2 土木工程创新技术必要性
一方面,虽然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土木工程施工只有具备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够更快、更好、更节约成本的完成工程项目建设。这也意味着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才能够促进土木工程企业的发展,增强土木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吸引更多的客户,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促进土木工程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土木工程企业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土木工程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因此,土木工程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健康的、长期的发展,只有不断的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促进自身稳定的发展。
2 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具体的钢筋施工中,其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为:①工作人员在钢筋投入施工使用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并根据工程的设计标准,合理地选择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③在对钢筋进行捆扎时,要严格管控钢筋的断口,确保在捆扎的中,钢筋的所有断口朝向内部,严禁钢筋的断口暴露在保护层中,从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④在钢筋的捆扎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钢筋的预埋位置、范围、高程进行明确和落实;⑤工作人员在捆扎钢筋的时候,要选择剖通的扎丝,避免在捆扎的过程中,钢筋出现挤压、损坏、变形等问题。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工作人员要掌握以下施工要点:①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照相关的技术规定,选择原材料。在选择骨料时,不仅要重视其强度,更要加大对骨料使用级配的重视;在选择水泥时,水泥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越好,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②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材料中所有原材料以及掺合料之间的配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多次反复实验的方式,选择出一个最为合理的施工配比,以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③混凝土浇筑现场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现场的控制,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核心。首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做好清理工作,保证浇筑模板内没有任何的油污、杂物,并对其用清水湿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其次,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尺寸、标高等工作,使其符合混凝土浇筑的标准要求足;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还要对预留的孔洞进行反复检查,避免孔洞被填埋。④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在后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12小时内,要及时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覆盖和喷水工作;在拆除混凝土浇筑模板之后,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周左右的喷水养护工作。
2.3 砖砌体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的砖砌体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掌握:①施工之前,要给砖进行浇水,确保砖体标砖的湿润,通常将其含水量控制在17%左右为最佳。但是一旦遇到降雨的情况,要酌情进行浇水,避免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湿度过大现象;②采取科学的手段,对砂浆配比进行准确的预测。通常,砂浆配比中的水泥、砂石的浮动范围分别保持在2%、4%的范围内;③修筑之前,工作人员要对砖砌体进行盘角,在盘角的时候,每次不宜超过5层,并且在采取吊与靠的措施,对盘角的大角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完毕之后,经过反复检查,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④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双面挂线的施工方式,以保证施工中砖体平整一致;⑤在具体的施工中,工作人员要做好砖体与砂浆的密切融合,以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缝隙。
2.4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装饰工程也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施工技术要点为:①在外墙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水泥与砂石的相同比例配备砂浆,之后对外墙进行打巴施工。②巴点干硬之后,按照水泥和砂石1:3的比例,再次调配砂浆,进行19mm的打底施工;③打底施工完毕之后,对外墙进行涂抹防水涂料;④对于工程的屋面施工,首先应做好清洁工作,之后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砂浆的调配,再进行平批面处理。处理完毕之后,选择干燥的施工时间进行基层处理,之后再进行4mm沥青的涂抹,以免在具体的施工中,出现渗漏等现象。
3 土木工程新型的施工技术
3.1 深基坑的支撑技术的创新
一般来说,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假设深基坑需要挖掘的深度比较深,基坑周边的土壤是比较松软的士质,就会采取使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的施工技术方法。这种施工技术适用于地下水位各层的使用,但该技术的施工效率并不理想。还有就是,要将承重结构和支档结构实现一体化。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需要一些临时支撑用的支挡桩,将桩和墙体还有地下室实现一体化,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加快施工;另一项新技术是旋转挖掘技术,旋转挖掘技术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旋转挖掘技术能够有效、准确地保证孔的质量,减少各种不安全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3.2 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近年来的热点。顾名思义,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3.3 桩基技术的创新发展
混凝土灌注技术被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工作环境中,承载力大、适应性强,技术开发和创新速度也非常迅速,尤其是在混凝土浇注直径超过3米,深度超过100米时,对于灌注技术的依赖性更强,国内对于这种高精度的灌注技术进行了技术改善,结合压力水泥浆进入底部和侧部的结构方式,使之对桩侧四周以及衬底的四周进行有效的抗压保护,防止其偏离原来的位置,或桩柱距离过高或过低,使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减少整体体积的40%,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沉管灌注的振动方式以及锤击振动方式在结合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还研究了新的桩类型,如新材料沉管桩,扩底桩(静态灌注桩和沉注混合振动桩)、以及直径超过510mm的大直径桩柱等。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打桩力道过大损坏桩柱、打偏之后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超静水造成结构压力而产生裂缝等施工技术问题。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安全要求很高,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有关,所以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土木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设备和材料逐渐形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将设备和材料应用到施工中,为生态保护提供保障。所有参建人员要不断地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厚增.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135.
[2]刘纯铭.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