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魏非非、王璐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结构类型,由于混凝土结构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还需要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内容。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在土木工程中,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对象等,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施工方式,增强建筑的实用性与结构性,从而获得预期的施工效果。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建筑具有多形态化的特点,其工艺流程就有一定复杂性,导致增加了工艺难度。因此,需要规范各项工艺流程,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满足土木工程的建筑需求。其次,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差异性,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等众多材料混合制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最后,混凝土结构工艺相对较为简单,使用材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但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与抗拉能力,而且可以使用矿渣和煤泥等工业废料,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混凝土强度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的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承重墙、柱等因为要承载大量的重量,所以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较高。然而目前许多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制造、配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操作不够规范,没有按照实际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比,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之后也没有相应的养护工作,还有些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工作不够重视,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实际施工的要求,埋下了许多的质量安全隐患,不论对于业主还是施工企业来说,都会造成许多的不利影响。
2.2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是土木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混凝土的裂缝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其具体操作没有完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另外一方面试混凝土在后期养护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养护的方式不科学导致出现裂缝。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拌料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挥发出较大的热量,但是在水泥热量挥发的过程中会受到上层混凝土的阻碍,导致水泥内部大量的热量无法正常散发,所以热量就会聚集在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相差较大,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3浇筑及施工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现场环境浇筑混凝土时,为了对施工提供辅助作用,需要使用振捣器,同时在具体浇筑过程,应避免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过多,主要原因在于如果浇筑混凝土过多、过厚,会给混凝土振捣效果造成影响,在经过规范化振捣及浇筑操作的情况下,成型后的混凝土耐久性、稳定性、实用性等才会较好。但是,如果上述工序进行时存在施工人员疏忽及不正确操作等现象,或者施工时并未以施工标准为依据,施工质量及项目整体质量就极易受到不良影响。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关键要点分析
3.1明确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混凝土裂缝是影响结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失衡、物料搅拌以后出现自缩值等对裂缝问题形成、发展过程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参建方拟定本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时,对这些问题较高重视,科学组织施工活动,提升材机等诸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确保现场内各项施工活动协调、有效推进,在明确关键线路和工期控制要点的基础上,加大温度应力与自缩值的调控。针对温度应力,可以采用如下控制技术:第一,立足于工程实况设计水泥使用量,水泥水化过程放热,热量作用于混凝土,促进温度应力扩张过程,建议用低热水泥替换普通水泥,若温度过高,还可以添加适量冷水加以控制。第二,控制浇筑温度:伴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混凝土浇筑温度也会有改变,为规避形成过大的温度应力,建议尽量不要在高温或夏日浇筑施工,若一定要在炎炎夏日进行,则需对混凝土结构实施一定降温措施。
3.2建筑混凝土搅拌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包含的环节有很多,其中混凝土拌和是第一个环节,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方式,进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现阶段,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主要是选择混凝土搅拌站进行集中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主要是选择使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机械设备,首先要确定好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其次在材料比例配置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差异性。搅拌站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搅拌主机、称量系统等,利用搅拌主机和称量系统可以随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比例进行检测,进而可以确保随时把控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于施工原材料的重视程度。另外,搅拌站的搅拌设备也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检修和零件的更换,尽量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生产中断,进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3.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要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之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对应的浇筑模板和浇筑设备,保证浇筑工作能够保持连续性。在底板类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因为底板类的混凝土结构较为厚实,所以浇筑时要采取一些散热技术,防止低板结构中混凝土的温度出现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问题。振捣也是混凝土浇筑中重要的工作,振捣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要按照混凝土结构的厚度选择不同功率的振捣器。当混凝土厚度在30cm以下时,一般选择表面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小时,可以选择插入式的振捣器。总之,要根据现场施工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振捣器,满足不同混凝土结构的多种强度需求,确保混凝土施工能够达到质量要求。
3.4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减缓混凝土降温速度,有效控制内外温差,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和抗压能力。在完成浇筑工作的12h内,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喷水处理或覆盖处理,做好养护处理工作,在拆除模板后,使用塑料薄膜法或浸水养护,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湿润性,若是施工周期较长,再加上连续保持5℃以下的环境气温时,则需要采用外加剂添加和蓄热法,有效养护混凝土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开展时,占据关键位置且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混凝土施工,要想为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提供充足保障,必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加强力度,强化各环节质量控制,从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到后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莎莎,谢芳.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6):28-29.
[2]张志坚.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9(11):34.
[3]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