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毓涵
河北润达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99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了项目的整个过程,它的含义就是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造价进行系统的管理,有效的控制,提出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案,并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利用人力、财力,使得利益最大化。造价控制工作中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整个过程都会有直接影响,对经济利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遵循规律,不断提升工作者的造价控制意识,提高造价控制能力,从而保证整个项目有序进行,高质量完成。本文就建筑工程管控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有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即工程造价,然而,建筑工程中要想让造价控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在工程的建设全面实施过程中,造价需贯彻于施工的整个过程。所以,要先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掌握,并且同时施工单位也需构建一整套系统性的有关造价管理的对策,才可以更好的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秩序。全面控制好建筑工程造价。
1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在建筑项目中应用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资金占用率高,而且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跨度才能完成,在传统的造价控制模式中,很难全面考虑资金影响因素,造价超预算的情况频繁发生,产生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造价控制模式中存在的片面性的缺陷,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精准的把控,从而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在合理范围内资金投入最小化,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收益,降低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避免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的增加,企业越发关注建筑成本,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基于这种行业背景而出现的一种全面性的造价控制模式。利用这种造价控制模式,并不会对建筑项目的功能和质量产生任何的影响,而且可能会提升建筑项目的功能性作用,在资源的利用上实现最大化,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现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已经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策略
2.1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由设计人员和资金核算人员进行细节的探讨和分析,对于施工中所有的资金支出进行仔细的整理和核算,并且还要出具书面报告,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施工材料数量,保证成本的稳定性。另外,还应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影响到造价管理效果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施工方案和成本进行决策,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标准化操作。
2.2设计阶段
在建设项目中,为了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首先需要从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在设计施工项目时,设计人员可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优化设计计划,使其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并减少资源成本的浪费。此外,工程项目投标时,应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为工程造价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过程包括的造价控制项目繁杂,信息数据也较多,使得管理过程具有较高难度。
另外,需要做出强调的是,工程施工过程所涉财力的投入占到工程总体修建成本近90%,如果工程施工过程造价管控存在偏差,必然导致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资金过度消耗。因此工程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应得到工作相关管理人员的进一步重视,可以参考以下四点方法。(1)应当在事前确立现实的工程造价管控最高数据,在此期间,还应考虑到工程发展态势、工程公司相关要求、市场发展趋势等,从而保证建立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管理准则和措施,保证成本支出、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等环节都能体现平衡性,从而保证在合理范围成本支出最小化,也保证能够切实各方面需求。(2)工程施工过程造价管控通常都会涉及建材、设备和人员。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就应考虑建立健全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在方案具体建立环节,管理人员还应对现场主体人员岗位安排合理性、每一施工环节任务量和设备定位的合理性等做现实性研讨,确保每一项资源的安排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安排,以实现资源的损耗量最小化。(3)工程造价管控人员应将建材成本予以精细掌控,在建材购置环节,应借助网络平台查阅最近的建材市价,并与多方高信誉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同时采取货比三家的措施,确立建材造价数据,以在合理范围内建材成本最小化,尽量减少工程成本。(4)在建材监管环节,应当充分结合定量签字的取料、回收,知晓第一类型建材的具体需求量和损耗量。施工进度与每一环节成本都属于造价控制成效的直接因素,因此,应对工程造价予以实时性监管和变更。
2.4结算阶段
首先,需要对造价资料进行合理的收集,包括施工中的各项支出明细以及造价资料等等,在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时,需要对各种造价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落实,确保造价资料具备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还应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将其与造价管理的各种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这样就能够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进行竣工阶段的结算。应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反映全过程造价的实际效果,还能够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审核人员需要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索赔等事项进行认真的审核,加大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好预算和实际价款之间的差异,确保造价管理对策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5提升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
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也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工程造价阶段也是需要针对预算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所以在工程管理当中是需要加强对预算人员素质的提升。在此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其一表现为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预算与控制的理论知识、先进技术进行分析,实现对预算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保证工程造价工作的持续开展,在培训的工程中还需要注意对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普及,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施工标准的现象;其二需要设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针对工程造价人员及预算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负责程度。从考核中选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批评,管理者也结合整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奖金奖励与批评惩罚。只有指定良好的方案才能进一步实现对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间接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
结语
对于现代建筑企业,造价控制是其发展中的基本环节之一,进一步注重该环节的开展,可以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不合理的造价控制不具有现实效用,反而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持续性。基于此,企业就应借助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在合理范围内,将工程修建过程所涉财力控制在最小化,保证以小投入建设切合广大民众多方面需求的工程,助力建筑企业理想中经济目标的实现,为建筑企业持续、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邢治国,梁作平.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9):46-47.
[2]王园园.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43-144.
[3]李静宜.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