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霞
江苏广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南通 226000
摘 要: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正在以不可阻拦的磅礴气势,揭开人类新世纪的序幕。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问题;应用;
正 文:传统建筑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应用,无法通过传统方法管理海量工程数据,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促进行业资源共享,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绩效,并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推动大数据时代下中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新出路。
一、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概念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的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密度、真实性的特点。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进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之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
在信息化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云时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谁拥有数据谁就能够在这样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取得先机。建设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工程领域的全生命周期中一直以来都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无论从最初的设计数据,还是到后期的运维数据。每一项数据都是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建设工程造价行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推动大数据在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
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数字化浪潮下,工程造价行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项目提供更准确、更快捷的造价服务,是每一位造价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快速、合理确定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如何经济、可靠地实现造价成果质量的核查与监管;如何快捷地完成历史案例全面的造价分析,形成造价指标库以辅助投资决策,是大数据在工程造价领域应用的核心所在。
1、工程造价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信息化整体水平相对不高,尤其是在数据尤为繁杂的工程造价信息行业中,大部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还停留依靠人的经验积累、普通计算机的表格化存储进行。而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仅数据资料就不计其数,如果都是靠人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对比,同时再进行归档,如此复杂的工序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存档后需要调查取阅或使用,也特别不方便。如何有效地存储和利用大数据对于工程造价企业及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2、工程造价效率有待提高。受限于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切讲求效率和质量的行业发展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已经不可能将再像老一辈造价人那样,通过查期刊、电话问询等方式获取到想要的建筑材料信息。在国家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各种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单纯依靠建筑企业造价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的造价数据管理和存储,更不可能在海量造价信息数据中通过手工查找目标信息。因此,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已迫在眉睫。
3、信息共享率有待提高。信息具有内在价值性和稀缺性,交易信息能够给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收益,建筑造价的公平、公正和公正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遭受了很大的影响,信息共享不仅能促进信息对称,也是提高信息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现有状态发现行业内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4、信息的价值挖掘重视度有待提高。我国各地方的造价处所发布的信息都是属于基础的数据搜集和整理,缺乏有深度、有附加值的信息,如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典型工程间的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内部的工程造价资料多数也是呈原始状态存储。
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部分企业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信息,电子文档往往只是按项目名称建立文件夹归档存放,纸质文档则简单归类锁柜,从此束之高阁,翻看查询非常不方便,这种信息管理模式下企业积累的信息都是杂乱无序的。
5、造价行业的痛点包括材料设备价格、质量监管以及信息发布等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造价大数据平台。数据平台能够自动分析数据,包括材料自动标准化、材料自动分类、指标自动分析、指标自动动态化等;利用数据平台实现对数据加工与提炼,能够实现海量价格数据的综合价测算、材料清单一键配价、综合指标快速生成等;数据需要实现内部共享、外部共享和自定义分析挖掘;数据应形成支持业务的应用,包括造价成果指标核查、项目材料价格审核、指标法快速估算和综合价格测算等。
三、大数据在工程造价的应用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服务于行业,还可以服务企业甚至是某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该平台通过构建指标动态模型实现造价指标的动态化,在此基础上快速生成各类工程的综合指标。实现了造价指标审核及项目工料价格审核等造价成果质量监管应用,有效地提高成果审核效率,提升造价质量。在综合价格测算方面,平台实现了包括价格信息上报、自动归集、异常预警处理、自动测算及审核评价等全过程的完整应用。同时还构建了积木式指标法估算应用,并支持包含分部分项转换、材料替换等多种估算调整模式,为工程投资决策提供数据及应用支持。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更为全面并更具针对性地提升了工程造价信息化水平。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满足了企业运营、生产管控以及高效管理的需要,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掌握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必能让你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更快一步,快速高效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日趋成熟的大环境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实现建设行业特别是工程造价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解决困扰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多年的数据平台建设、造价信息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标准化分类等核心信息化建设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设企业级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搭建建设企业私有云,实现所有项目的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实时在线管理和有效控制,向企业员工提供私有云计算服务、资源和管理系统。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多项新技术,探索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整合企业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支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管理变革快、服务质量高、投入成本低的经营诉求,全面面向客户服务和价值创造,打造健康、多赢、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环境。
2、搭建基于企业私有云平台的云存储。云存储实现了所有企业日常运营数据、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等重要核心数据的在线更新、存储、管理。尤其是对于工程造价领域覆盖数以百万计的材料品类、型号、价格、趋势和级别等信息数据,和长达数年乃至十几年的造价信息数据时间沉淀。这需要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进行投资方能实现。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云存储能够在确保在云端建立起动态数据库,按材料分类和编码标准,实现对价格数据的有效整合分析、存储和共享,同时对数据进行动态积累,实现长远性的数据循环应用。
3、构建基于企业私有云平台的数据安全管理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意味着企业云数据的统一和共享,这是基于对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的高追求。但是,也正式由于这个原因,建设建立完备的企业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监管机制,确保企业核心数据的安全,成为每个现代信息化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结束语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它与云计算共同构成了下一代经济的生态系统。工程造价行业应紧随大数据发展步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工程造价领域的运用,有效处理各种数据,提高企业数据管理水平和利用能力,提升整个行业的地位,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指导作用,推动建设工程造价行业的革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彬、孙会峰,《基于目标成本管理构建房地产项目成本数据库》[J]项目管理技术 2013年
[2] 赵彬、孙会峰,《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