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楠
32130219910113****
摘要:混凝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规定,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面积在1m以上或最小断面的几何尺寸在1m以上的体积大的混凝土。结构已经大到必须解决温差,并管控裂缝问题的混凝土构件。裂缝会影响结构使用,使建筑物使用寿命变短。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很多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提高重视,及时整改,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1m3以上的结构主体,由于结构占地面积大,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水泥搅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结构主体出现裂缝。在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提前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混凝土结构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解,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研究策略
2.1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浇筑温度过高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夏季炎热,地表温度过高,所以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宜在夏季进行,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得不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辅助降低浇筑的温度,从而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重视对水泥用量的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的现象。严格的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这样才能在辅助其他施工材料进行施工时,可以在其他施工材料中起到平衡的作用,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合理性及规范性。此外,在遇到特殊施工情况时,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调节,也需要通过强制性的措施实现温度的降温。比如,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埋水管,在预埋水管中注入冷水达到降温的效果,实现对温度的掌控。
2.2加强搅拌浇筑技术
搅拌浇筑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搅拌方式的合理性及全面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和标准,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包括材料放置顺序、应用数量等操作流程,采用科学的搅拌方式进行搅拌,以便增强材料的应用性及合理性。其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合的搅拌设备,同时为了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保障应用设备正常的运转,在放置搅拌材料之前,需要对应用设备的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以便保障整个材料搅拌过程顺利开展。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浇筑层面严格把关,从而)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最常用的浇筑方式为斜层分段浇筑、分层分段浇筑以及全面逐层浇筑,具体实施方案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要求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优化措施
3.1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在整体建筑施工的设计中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优化其施工方案。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温差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因此在设计之初,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情况,根据具体施工的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需求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加大钢筋的配比,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影响程度,另外结合其他影响因素,也要提前做好相应的优化设计预案,这样就能在设计阶段为后期的施工奠定更好的基础。
3.2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比提升其抗裂、抗拉性能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配比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和抗压性能,因此施工人员要尤其注意这一环节。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合理掌握水泥和水的科学用量,严格按照标准来配比,同时还要结合建筑施工本身的设计需求,尽可能地降低水热化反应发生的情况。另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也要注意,在原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质量的把控和监督,确保从采购到施工各个环节上不出现纰漏,这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前提,另外还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整个操作流程的科学性,这样通过对原材料和具体施工的配合比综合把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和抗压性,从而有效的增加其强度,同时减少裂缝的产生,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
3.3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养护时必须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要实现混凝土提高强度并且避免裂缝的主要途径是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温度的方法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有两种方法:一是冷却水管。当混凝土厚度较大且内外温差较大时,提前在结构内部布置好冷却管,并且预留管径方便冷水循环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冷热交换,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当然,在冷却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冷却管内的水流量和温度。需要注意冷却管的出水不能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第二,保湿。为混凝土结构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可以用塑料薄膜或者沙子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这样做可以减缓混凝土表面的散热。此时,强度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混凝土可以防止表面干燥和收缩开裂。浇筑后,应该在半天之内用水覆盖,以改善结构的硬化状况,降低收缩裂缝的概率,提高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尤其重要的就是施工工艺。因此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且进行材料准备和相关操作,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来实行。
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不仅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从细节着手,全方位改进施工工艺,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的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各个施工流程的监管力度。目前,施工企业在这一技术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显著的成效,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9+141.
[2]李成,张力.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37+139.
[3]王沁霞.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门窗,2019(20):110.
[4]赵欢,贠照志.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19.
[5]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7(0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