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巧俐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巷口中心幼儿园,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一个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幼儿健全人格的体现。幼儿在接受有丰富内涵的作品的过程中,其情感素质表现尤为突出。巧用绘本,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而且能帮助他们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著名教育家罗素认为,品格教育在孩子6岁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可见,幼儿期是个体品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爱心、关爱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幼儿进品格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绘本将美丽图像和鲜艳颜色集于一体,因此非常的适合幼儿阅读学习。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表现勇敢无畏主题的内容。本文以绘本为切入点,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开展对幼儿”品格教育活动。
关键词:绘本;幼儿品格;教育研究
引 言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将美丽图像和鲜艳颜色集于一体,因此非常的适合幼儿阅读学习。利用绘本进行知识引导与品格教育,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的养成。
1 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品格教育现况
1.1 绘本更新缓慢
绘本更新缓慢是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现阶段大班绘本的来源基本上都是由学校购买,不仅种类单一,而且更新十分缓慢,时常是每一届大班幼儿都使用同一套绘本。单调而少量的绘本显然不足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而且更新缓慢还会无法跟上幼儿日益变化的时代需求,虽然不否认部分绘本十分经典,禁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大部分绘本仍然达不到这种水准,即使是给人生阅历并不丰富的幼儿进行阅读,依旧需要考量绘本与当下时代需求的贴合程度,否则会影响到幼儿对社会的适应性。
1.2 阅读流于形式
阅读课程是大班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实际教学中时常会发生阅读课被用作其他教学活动、阅读课仅仅让学生自由读书或者只有教师给幼儿读书的情况,使得课程活动十分单一,并且逐渐流于形式。需要明确的是,阅读课旨在通过生动的绘本使幼儿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希望他们获得积极的人生感受,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目的都是让幼儿将绘本读进去,如果幼儿对绘本阅读失去兴趣,不仅不能获得有益的帮助,还有可能妨碍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 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品格教育行为方法
2.1 开发丰富的绘本资源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资源为中心的图书资源,每一种绘本都是教育学家针对幼儿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所设计的形象故事,利用可视化图片进行展现,通过前后图片的内在关联促使幼儿形成一定的阅读认识。最初,在学前教育环节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是为了开发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初步优化幼儿的语言发展。然而,除了这一工具性作用之外,绘本资源同样也可促使幼儿产生一定的品德认识,使其根据主人公的行为活动进行现实反思,对比自己的成长问题,由此整理出丰富的成长道理。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提供丰富的绘本资源,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绘本主人公的行为活动目的,客观分析各项行为的现实意义,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品格教育。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对个人物品的独占欲很强,不愿意与其他同伴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还会因此打架、争执。因此,为了让幼儿学会分享,利用《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这个绘本开展了品格教育,让幼儿认真观察绘本故事的主人公“乌鲁的一日经历”,引导幼儿自主阐述故事线索。借助绘本,我告诉幼儿,分享是一件十分轻松、愉快的事情,不仅可以让自己变得开心,也会让其他人感到生活幸福,所以幼儿应该主动尝试与他人分享,共享自己所拥有的玩具、图书等,由此体会分享与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2.2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品格教育
由于品格教育必须要真正对幼儿产生情感启示、思想启迪,所以我们也必须要真正关注幼儿的现实需求,最好是针对幼儿的现有问题进行品格教育,使其在教师的提示下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陷、行为问题,以便切实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因此,幼儿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品格教育指导活动,实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思想意识,客观审视幼儿的品格缺陷,科学介入,有效优化幼儿的品格发育状态。就如在吃饭的时候,笔者发现有许多孩子都不好好吃饭,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则会一边玩、一边吃,吃饭速度缓慢,有时候饭菜凉了孩子还没有吃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有可能导致幼儿的肠胃功能发生紊乱。于是,笔者就会制订严格的吃饭行为规范,告诉幼儿不可挑食、不可边吃边打闹,一旦发现问题,则会扣除幼儿的小红花。这一规范就对幼儿产生了行为约束作用,因为孩子们都不想被扣除小红花,所以也会尽量遵守吃饭规则。记得还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故意推搡其他幼儿,致使幼儿不慎摔倒。摔倒的幼儿虽然因为这个意外感到震惊,但却没有停止比赛的脚步,反而爬起来坚持冲向终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笔者立即检查了摔倒幼儿的身体情况,发现并无大碍,然后便批评了推人的幼儿,告诉幼儿不应该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伤害同伴、抛弃同伴的做法是错误的,还取消了推人幼儿的比赛成绩,告诉幼儿要懂得公平公正,而且还要爱惜、保护与尊重自己的同伴。
2.3 以绘本阅读宣传优良品格
在品格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要认识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有明确的故事线索,能够真正启发幼儿、熏陶幼儿,而且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也可自发分析绘本故事的主题思想,可以直接延续、拓展品格教育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主动利用绘本阅读活动渗透品格教育,及时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丰富幼儿的精神财富。就如在《我爸爸》绘本阅读中笔者就让孩子们观察了多幅图画,使其总结了绘本中爸爸的形象,如幽默、可爱、勇敢等,据此激发幼儿对父亲的感恩、爱意。由于《我爸爸》这个绘本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亲的形象,有很多孩子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无形中便加深了幼儿对父亲的感情。但是,也有几个孩子显得比较失落,问其原因才得知,原来这几个孩子从小便很少与父亲亲密相处,因为父亲的工作非常繁忙,还经常出差,所以孩子很羡慕其他同伴,也很渴望有一个像书中一样的父亲。这时,笔者就告诉幼儿,父亲往往是不擅表达的,但是他们的爱却隐藏在角落,有时候是幼儿最想要的礼物,有时候则是最令幼儿欢喜的玩具,所以孩子要主动寻找父亲的爱,也要包容父亲的不足。
2.4 组织多元的实践活动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传统的园本活动都是在幼儿园区域内开展的,可以让幼儿快速积累认知经验。具体到品格教育中,则要确保幼儿可以自主参与区域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实践任务,使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成长认识。因此,针对品格教育,幼儿教师要组织多元的园本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开发乡土资源,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人生智慧,借此改善幼儿的品格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品格教育类实践活动时,幼儿教师不应该将实践活动的组织范围局限在幼儿园内,而是要尝试利用社区环境创新并丰富品格教育活动,由此完善幼儿的品格发育状态。
3 结语
绘本阅读在幼儿的品格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时代更加注重全面教育,而绘本阅读课程一些诸如绘本更新慢、阅读流于形式的缺点就逐渐成为阻碍,为此应该采用更加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加入绘本阅读中,比如角色演绎和阅后阐述,这些方法既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获得品格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幼儿在生活中的品格教育与学习策略探讨[J].赵宁.汉字文化.2018(22)
[2]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 杜少华.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幼儿在生活中的品格教育与学习策略探讨[J].赵宁.汉字文化.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