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  仇宝明
[导读] 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仇宝明
        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中心小学  吉林省集安市134200
        摘要: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育中要实现安全教育与其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各种教学项目,渗透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警惕性。教师还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时刻注意安全问题,从而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笔者通过本文将对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有效结合;健康成长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安全设施,并根据教学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现状
        (一)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二)体育教育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模式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措施改革,将各种安全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在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在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没有进行有效连接,使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或者参与体育锻炼。这影响了安全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各种安全隐患。[2]
        二、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要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能力,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安全知识,参与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安全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和创新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应该互相联合起来,积极地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相关人员沟通,要求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铺设塑胶跑道、设置标准足球场和篮球场地、添置足球、篮球等基础的运动器具,确保体育教学的器材保障,以此促进安全教学。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地区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贴烧饼”、“扔沙包”、“滚铁环”等,将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民间游戏引入到教学中,结合田径运动等对其稍作改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安全教育,符合体育学科教学特点,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三)根据学生体育表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能够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比如,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在运动时喜欢相互推搡,或者做一些恶作剧,在关键时刻吓唬同学,影响其他同学正常运动,从而造成各种意外损伤。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摔倒而出现安全事故。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安全隐患,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起警惕,逐渐树立起安全意识。
        (四)结合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自制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运动时加以注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单双杠的技巧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身体平衡,然后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周围时刻要有其他学生看护。又如,在指导学生跳绳运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跳绳的速度和力度,先慢慢跳,等熟练了之后再加快速度,以防止绊倒或碰伤。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要转变过去的安全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引起重视。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形成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蒋茜.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作家天地,2019(17).
        [2]彭洁,邓志军.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适合度的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8).
        [3]林锦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