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梁志红
[导读] 体育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主要教学场地在户外,且拥有大量的合作项目,是培养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的绝佳方式。
        梁志红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体育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主要教学场地在户外,且拥有大量的合作项目,是培养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的绝佳方式。竞争意识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并最终超越自我。合作意识能够使学生增强集体认同感、荣誉感、学会取长补短,并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这两种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步入新时代,走进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竞争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也逐渐显露,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也走向了变革,大力宣传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优秀的竞争型人才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成为目前奋战一线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设定参照标准与阶段性目标、开展素质拓展、小组活动、人物学习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一、设定参照标准与阶段性目标,促进自我完善
        竞争不仅包括与他人的竞争,也包括自我的竞争。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水平,为其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与参考的标杆,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并进行自我的超越。依据个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目标设定,既可以使同学们看到前进的希望,又不会因为目标太过遥远而丧失信心,对其自我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也会使其产生巨大的喜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其自信心,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下一步的挑战。如在进行三年级第一学期《跑与游戏单元》这一课时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对同学们进行摸底测试,继而根据教学安排与实际情况为同学们设定阶段性的百米跑目标,引导其将自己作为“假想敌”,保持一种竞争的心理,通过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对自己进行超越,使自己的长跑水平得以提升。当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并树立下一阶段的目标,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1]。
        二、开展素质拓展运动,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的体育项目中,拥有大量的协作性的项目,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故而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多多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运动,让他们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各种协作项目,培养团队配合的能力,使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团队中不断成长。教师还可以开展素质运动比赛,在培养协作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对其竞争关系的培养,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在进行三年级第二学期《技巧与游戏单元》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开展综合性的素质拓展运动,将跑步、跳跃等活动都融入其中,将同学们进行分组,采用“组内协作”,“组外对抗”的形式,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巧,通过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目标,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提高集体认同感[2]。


        三、通过小组活动,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要对合作与竞争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对其有正确的认知,只有深入了解这二者的意义与关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与形成。因此在开展集体活动前,教师应引导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对合作与竞争关系进行初步的认知,了解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健康向上的合作竞争意识,继而促进综合素养与个人能力的提升。如在进行三年级第二学期《乒乓球与游戏单元》这一课时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乒乓球馆内亲身体验与队友的协作与竞争。没有良好的协作,乒乓球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没有竞争,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就会丧失玩耍的激情,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在集体中茁壮成长。
        四、利用室内教学,开展优秀人物事迹学习活动
        体育课堂虽然主要教学场所是在户外,但也不能缺少课堂教学的辅助,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引导,才能使同学们的体育素养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观看一些体育赛事,培养同学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见识到在国际比赛中团队协作与竞争,开拓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开通往体育世界的大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秀的体育素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第二学期《游泳与游戏单元》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同学们播放游泳比赛的视频,向他们展示游泳运动员勇于竞争、永不言弃的精神,引导他们了解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为他们讲述优秀人物事迹,激发同学们向往与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对游泳这一体育项目更加热爱。在为其传授良好的体育品质的同时,也让其见识到竞争与合作的无处不在,从体育健将的身上学习他们的竞争与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的品质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在日后的体育活动中将这种优秀的品质发扬光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竞争与协作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都十分常见。没有竞争,如逆水行舟,没有前进的动力,更何谈进步与发展。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念是促进小学生不断前进、超越自我的重要手段,对其积极向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没有合作,我们的人生只是一叶孤舟,只能随风摇摆,难以到岸。而积极地协作,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更加广阔灿烂的世界,人生的海洋上也不再孤立无援。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项目,培养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对其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焦医军.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探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3.
[2]温斌.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A].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3]李建军.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