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 绥化市 151500
摘要:智慧课堂的应用与发展,得益于互利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对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基于高中物理的复杂性、抽象性较强的特征,及时引入智慧课堂的理念十分有必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构建高中物理智慧课堂的有效策略,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浅薄见解,供给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智慧课堂;互联网;学习兴趣;策略
引言
近几年,智慧课堂这一策略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其指的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构建一个智能化、高效化的教学课堂,减轻师生双方的压力,同时借助于动态化学习数据的分析过程,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结合上文提出的高中物理学科的特征,引入智慧课堂的理念有利于改进当前教学效能低下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自信心,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有必要展开对高中物理智慧课堂构建策略的深入研究,确保教学工作能得到稳步的开展,下文主要对此做出详细的阐述。
一、基于智慧课堂的课程导入设计
设置导入环节,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构建智慧课堂同样要以此为核心,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距离,打破他们对物理的晦涩抽象、不切实际的固有印象,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以“静电现象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接触过带给你们‘触电’感觉的事物?”,这时学生会纷纷点头。接下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于静电现象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观察,并从中总结原因。随后,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深入讲解这一现象:“由于在大自然中的物质均有原子所组成,原子就相当于一块蛋糕所用到的面粉,而一颗有一颗面粉颗粒很小很小,原子也很小,小到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原子也有自己的组成结构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的本质,使他们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科的奥秘,带领学生重新认识物理这一门学科,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二、基于智慧课堂的基础知识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更多的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固有思路去讲解知识,甚至直接将课本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学生面前,这必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无法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智慧课堂的宗旨相悖。我们知道,小品、相声这类作品往往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些作品的语言更具特色化、艺术性和趣味性,与人的精神需求不谋而合,高中物理教学同样应遵循这一思路,尝试赋予物理课堂一定的趣味元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讲解“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将加速度这一物理名词形容为“暴走”,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均能密切接触到这个词汇,所以利用“暴走”来阐述加速度这个概念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为深化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借助于生动的语言来创建这样一个情境:先向学生演示小车的加速过程,同时说道“请同学们注意啦!老师这辆车接下来要暴走了!”,学生顿时哄堂大笑。笔者再次说道“别笑,加速度就相当于你们所说的暴走,在平缓运动中逐渐加快速度,这个加速的概念即加速度。”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学习也会更加顺畅,学习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在高中物理智慧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讨论时间,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快速突破眼前的学习困境,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促进物理教学的效用最大化。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达到以上目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智慧课堂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均衡的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观看大屏幕呈现出的视频内容。笔者节选的是打桩机重锤下落的一段视频。当学生观看结束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打桩机的重锤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桩中,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有哪种力在其中做功?做功期间有没有能量减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此期间,小组内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但通过交流和商榷之后,每个小组都给出了统一的答案,学生对力与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高中物理课堂也因此展现出了更显著的“智慧”特征,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大有裨益。
结语
积极构建起高中物理智慧课堂,使智慧深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物理知识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体会物理知识的奥秘,助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计.高中物理智慧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0(29):18.
[2]孙晓明.试论高中物理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