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管理在火电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2期   作者:薛淇元
[导读]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

        薛淇元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河东区 300171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是行业发展的长期任务。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可靠性管理在火电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火电厂;可靠性管理
        引言
        我国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工作组织体系虽然经过了多次调整变迁,但总体上与我国的能源电力管理组织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已经由初期的政企合一管理发展到目前政府监督管理、企业自主管理的新阶段,开启了三方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新篇章。
        1可靠性管理内容概述
        可靠性表示的是元件、设备及系统在规定的环境、时间以及条件下,可以无故障的完成规定作业的概率。可靠性能够衡量元件、部件及产品在完整情况下的最合适数量。可靠性的管理应用在产品运作的全流程中,包括其设计、制造、运作等环节,最终完成可靠性工程任务。可靠性管理主要涉及元件中部分失效数据的计算与处理、运作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设备维修以及经济性协调等多方面,具备实效性、合理性及时间性特点。
        2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特点分析
        (1)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换个外部服务紧密联系,拥有可靠性基础数据采集和不同单位数据导入等功能。采用xml技术和外部服务技术,实现了可靠性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通过标准化的基础数据,进行相应的连接,提高工作效率。(2)系统具有自动化作业的特点,能够自动对基础数据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系统接口及时将变更的数据进行更新,较好地保证可靠性系统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用户人为操作导致的失误发生,减少了基础数据维护环节。(3)系统具有及时性的特征,通过接口可以进行系统自动馈线,分段无须人工翻译干预。基于用户分段算法,实现亏损信息统计分析,任意配置亏损分段参数,根据组织的区别,赋予宣传不同的编码。根据火电建设电气设备的不同状况,自行判断配网馈线、主干和直线的运行状态,满足不同的分段习惯需求,还可以按照火电建设配电GIS系统中专户干变和配变的需要,为用户配置相应的可靠用户代码。系统在搭建GIS系统时,已经实现了电力线路及设备的定位,但未挖掘和实现其隐藏的导航功能。
        3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现状
        火电建设默认将机组生产技术与可靠性管理紧密结合,利用技术监督、控制非停、精细化维修、完善短缺等管理手段,保证了火电建设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评价。针对运行环节中管理措施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评估火电建设设备可靠性的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地对火电建设工作可靠性展开分析、评价;二是一些工作人员对生产安全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轻视火电建设可靠习惯性的管理工作;三是怎样深化可靠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整合数据信息,发现潜在问题,排查运行进程中不确定因素;四是怎样对管理工作展开自纠自查,合理利用奖惩措施、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实施的行为准则。
        4可靠性管理在火电建设中的应用
        4.1检验、评价和考核火电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
        可靠性管理除了对我国火电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具有上述的检验和评价功能外,还具有考核功能。在1年1度的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和平时公布的可靠性统计报表中,对新投产火电机组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各种分类统计和发布。依据这些指标,国家电力公司和其他有关主管单位,以不同的形式和适当的方式,对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运行等参与火电建设的各有关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这已成为提高火电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4.2定期对异常设备进行技术监督
        通过定期巡检找到故障设备,再通过消缺制度来解决出现火电建设故障的设备,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设备,需要及时登录,通过定期处理的方式进行监督,通过观察设备的变化趋势,及时找到出现问题的端口,并对火电建设异常设备进行加强监督措施,按照月、季度填写监督技术报告,上报公司申请处理。通过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认真找到隐患的原因,及时妥当地处理,并迅速联系到专业的处理团队进行解决。例如某企业就遇到过这类的事故,在检测开关停电期间时,发现高公变接地电阻出现故障,通过初步检测盘点是接地电阻器的内部故障,积极联系厂家进行沟通处理,并与使用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争取到维修的时间,并迅速调取其他设备来配合使用,消除了故障的出现,获得了使用部门的好评。在整个监测过程中,虽然检修的工期紧张,通过加班加点抢工期,保证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
        4.3从可靠性设计抓起
        火电建设应着重基础建设的规划,稳定可靠性的基础管理工作。首先对相关项目的计划与实施进行强化,结合参数、设备性能进一步协调相关流程,确保设备的数据分析及设备性能评估结论准确有效,满足火电建设可靠性技术管理。全面操控工程质量,为主要机组的投入建立完善工作体系及后勤保障。提升设备控制技术逻辑思维、自动化识别及非停状态监控记录的可靠性管理,科学精准对接每一台供电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而提高综合可靠性,实现火电建设全体员工组织化、全方技术高标准、全设备高效安全生产的可靠性管理提升。
        4.4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积极探索各种设备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例如,采用TPM管理方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都可以引入设备管理的解决方案中。并且通过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方式,形成企业内部浓厚的学习竞赛氛围,提升各岗位学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各岗位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这是提升火电建设设备安全管理的可靠性重要措施。通过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考试计划,努力让所有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
        4.5日常设备检修项目的制定
        针对火电建设设备的运行情况,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联系厂家专家给出专业的意见,并且一起制定出一系列可以进行执行、分解的检修项目,并且针对问题可以迅速找到指引,做到实时维修,实时查找问题,这需要对各种标准操作和特殊项目进行具体的方案分类和针对每次检修的标准内容进行详细的方案制定。火电建设设备检修可以划分为日常检修和特殊检修,在进行日常检修时,通过提升检修的内容,做到日常检修就找出问题,特殊检修彻底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这需要鼓励各个设备的内部管理员集思广益,针对火电建设设备出现的各种安全性、经济性的问题提出技改方案。总之采用规范的项目分解检修制度,可以让火电建设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细化分工和责任得到更精细的落实,并能够加强定期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作为设备缺陷和异常分析的定期工作进行开展,利用MIS等信息化平台完善整个设备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结束语
        对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进行精准化改革完善,将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相关目标、管理途径、建设性重点要点进行综合性分析,深化火电建设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实施策略,有效展开规范化管理工作及标准技术手段。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依靠成熟的发展体系并结合不同项目阶段的需求展开作业,实现高效的落地执行力对火电建设可靠性管理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年度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0:29-30.
        [2]王鹏,陈旦,周霞.中国2017年度供电可靠性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电力,2018,51(8):138-139.
        [3]韦永忠,张宇,朱孟周,等.考虑分布式电源贡献度的单元制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J]智慧电力,2019,47(7):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