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杨吉军
[导读] 建设项目由于自身的专业性以及多样性,导致其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杨吉军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海南 儋州 578000
        摘要:建设项目由于自身的专业性以及多样性,导致其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此种因素使得内部审计存在较高的风险。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何确保在完成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过程中,有效降低其内部审计风险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基于建设项目设计风险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内部审计;降低风险
        一、建设项目审计概述
        建筑项目审计是运用适宜的流程对建设项目的相应管理工作展开监督以及评价,发觉建设方管理过程中具有的不足之处,健全企业内控体系,推动建设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投资成效,为企业相关决策给予全面的信息。在内部审计进行中,审计工作人员唯有精准的掌握建设项目审计的风险性,设定相应对策,严格掌控审计质量,才可以把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二、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构成因素
(一)审计内容专业性较强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涉及面广阔,程序复杂,通常分成两个层面,第一工程管理审计,包含工程立项、概预算、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竣工核算等审计工作,第二,财务审计,包含资金的来源、支出、财务核算、竣工财务核算以及工程后评价审计。如此就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并且还要掌握项目管理的专业内容。可是在具体过程中,通常更加重视财务审计工作,忽视项目管理设计,导致审计的结果和具体状况不吻合的现象,不能获得精准的审计结论。
(二)揭露存在的舞弊现象
        由于建设项目在工程立项到施工竣工,直至使用,总体过程当中所涉及到很多的利益整体,并且相互关系复杂,经过大量实践能够看出,建设项目行业是出现舞弊现象较多的领域。根据行为主体可将舞弊现象分成三类,首先内部舞弊现象,其体现在项目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性谋取不当的利益。其次外部舞弊现象,体现在外部人员经过收买拉拢项目内部人员,运用不当途径获取信息资料,进而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最后内外勾结,体现在内部与外部人员私相授受,有损建设企业利益的行为。所以,揭露舞弊现象也属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责,如此要具有一定审计风险。
(三)收集分析大量信息
        唯有足够的审计证据才可以构成合理的审计结论,在进行项目审计过程中,大量搜集信息,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二者工作重点有所差别,要收集资料类型也更加繁琐,不但包含制度体系以及程序管控层面、实施层面,还包含社会经济形势、市场行情等。审计工作人员在收集信息时运用的模式对信息收集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经过调查、询问、查询等形式,全面、系统的掌握审计证据。若收集资料不全面不真实,即便审计工作人员具有高度谨慎性,基于此为前提的审计结论也缺乏其合理性,势必会造成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审计能力
        基于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当中提出,把内部审计职能类型分成确认服务以及咨询服务。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且还要具有分析、判断以及论证能力。根据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出发,要给予投资、资金、造价以及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可是在诸多审计工作当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在审计评价过程中对问题分析不深刻,对于宏观掌控以及分析能力掌握不充分,进而既有可能给予不合理的审计结论。


三、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构成相互制约的监督合力
        首先,项目监理监督。由于项目监理的单独性以及公平性,能够形式其具体职责对总体项目由立项至竣工各个参与方展开全面的监督,为建设企业的按时保质完成工程建设给予充分的保障。其次,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在项目的各个节点,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其职能,全程监督项目的实施。由立项阶段就要介入,经过可行性的预测展开风险的评估,确保审计重点,监督招投标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对于项目现场展开必要的检查,查阅各方是否根据合同协议履行职责,参与竣工验收,对竣工结算展开审核。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和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造价咨询部门以及验收部门的相互交流,掌握关键信息资料,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严格实行项目招标流程
        经过招标流程或是其余竞争形式,都能够相应程度的规避项目的风险性。建设方务必要通过可行性方案以及造价咨询部门的精准预算,给予招标控制价。当前更多的项目运用综合评标方式,不但要衡量承包方的综合实力,还要承包方给予合理的价格。承包方必定会按照本身具体状况,进行价格、技术以及质量方面的对比,让项目造价具有真实性以及合理性。并且在确认评标结果之前,进行合理的清标,合理控制报价,让建设企业的利益获取最大的保障。严格实行招标流程的项目,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关键是要严把合同关,在施工之前对承包方的诚信度展开充分的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合同履行状况,项目竣工后主要对增减以及变更工程量展开审计,降低相应的审计工作量,也使得设计风险有效降低。针对用量较多、缺少信息指导价为依据原料、设备以及缺少定额指导价的分项建设项目,在合同签署之前建设方有关部门就需要展开全方位的市场调查以及价格分析,确保价格得到双方认可,才可防止由于后续价格问题出现纠纷,造成无法结算的情况。
(三)把风险管理审计列入在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建设项目审计是基于项目立项为起始,项目建设流程为主体,把财务审计与项目造价审计两项充分融合,基于竣工结算设计为终止构成的审计程序。建设项目投资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内部审计要将项目风险管理当成最关键的内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给予内部审计层面重视且合理的开展项目风险管理,让项目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影响掌控在最小范围内。首先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判断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的相应风险,强化项目的前期审计工作。其次,加强内部审计评估以及分析职能,针对可能具有的风险根据级别展开排列,同时对可控性与不可控性风险进行分析,并设立完善的风险规避方案。然后,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管控职能,在项目建设中合理应用大数据进行监督,对风险以及管控的有效性定期测试分析,对风险展开警示。最后,加强内部审计沟通职能,向管理人员定期汇报风险成果,把项目风险管理具有的不足向上级汇报,全面施展内部审计评估作用,尽量做到降低成本,预防风险,提升效益。
(四)设立健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制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审计进行的全过程都需持有独立性,有效应用职业分析判断,秉承严谨性的原则,保持其审慎性。并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当中有效运用PDCA理论,构建包含方案计划、监督复核以及质量评判等审计项目质量全面管理体系。从而规范审计行为,有效监督项目管理各项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效益性,有效提升建设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设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分成跟踪审计、造价审计、专项设计与舞弊审计几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项目全过程洽商、项目质量、安全施工、隐蔽项目有重要意义,此种新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健全。并且伴随全过程的项目造价咨询等方式的普及,逐渐被各领域所接纳,如此能够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于玲,杨国军.浅谈如何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J].消费导刊,2020,000(009):196-197.
[2]武雄.浅谈建设工程项目中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00(009):63-65.
[3]卢冶.浅谈建设项目内部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举措[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8):3517.
[4]袁法见.论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的有效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1):185-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