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海龙
[导读] 随着经济和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
        王海龙
        身份证号码:50024219880222****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随着经济和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等作用。但在泵站运行过程中,因为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泵站运行管理的要求,不利于优化泵站管理工作。因此,相关工作者要分析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促进我国泵站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对策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泵站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对策
        引言
        泵站调度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有利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优化泵站的运行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泵站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供水便利性。因此,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泵站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备老旧
        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施工建设水平。但是一些泵站的电气设备过于老旧,不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设备发生问题没有及时更换配件,泵站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存在大量闲置设备等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
        1.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是很重要的泵站更是如此。很多泵站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处理突发应急事件时职责没有落实到人;有的泵站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执行力不够强,造成运行管理中无章可依、有章不循现象。
        1.3设计不合理
        一些泵站设计缺乏规范性,无法保障泵站运行的安全性,不能充分发挥泵站灌溉和防汛等功能。由于泵站内部具有较多的泵机,加大了泵站运行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泵站能源消耗,引发资源浪费。
        2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对策
        2.1控制系统设计优化
        泵站虽然主要是由油箱、电机和水泵机组组成。现阶段,通常会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对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优化,以提升整个控制系统的数据智能化处理能力,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泵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来对其运行状态做出准确判断,再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采取智能化的控制措施。这样即便系统需要控制的电气设备较多,不同子系统间的反馈响应配合度也同样能够得到保证,而泵站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2.2故障诊断及运行维护管理
        在故障征兆出现后,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提出处理和恢复指令,并对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展开全面诊断。诊断范围包括外围设备、通信接口以及通道等,基于故障征兆点迅速找到对应模块,据此判断故障的具体性质,并找出对应的故障部位,提供相关诊断工具,实施故障检修与运行维护。为泵站更新改造提供更多的资金,利用多个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利用企业股份制方式筹集资金,完善供水价格体系,补偿供水成本,保障工程有效运行。在泵站运行管理工作中需要推广利用新技术,加强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加快收集和分析泵站基础信息,重点改造技术落后的泵站。在泵站中要引入新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泵站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3完善管理体制
        为了保障泵站运行管理效果,水利部门要利用自动化管理模式,引进泵站自动化管理设备,不断提高泵站管理的有效性,保障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管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利用创新性治水理念,综合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使泵站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设计泵站管理方案的过程中,水利部门要完善泵站管理方案,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构建管理监控机制,确保自动化管理效果。为了保障泵站运行的稳定性,水利部门要完善管理体制,完善泵站管理制度。结合泵站运行管理的需要,构建全面的规章制度,例如构建泵站运行规程,同时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票制度等,强化各种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细化每个工作岗位责任。
        2.4应用自动化系统管理模式
        在泵站调度自动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主要负责实现各种数据的实时采集,对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监控,对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调整处理。网络设备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进行串联,计算机的工作性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要保证电力供应,对计算机设备进行24h管理,保证电源不会被迫中断等。此外,应禁止外来硬件接入USB插孔中,防治病毒入侵计算机造成数据泄露或丢失。在提高泵站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化管理方式,使泵站的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应用自动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泵站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效率,精准掌握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通过应用可控制单元LCU,实现对运行中泵站的过程控制。在获取运行信息方面,通过安装信息采集设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保证管理员能够结合信息对设备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效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2.5加强队伍建设
        采取集中授课、参观交流、实际操作、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机电知识、安全运行知识、泵站运行中常见突发故障排除等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泵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做到泵站管理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和熟悉机、电、水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具有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泵站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责任担当意识强的泵站运行管理队伍。
        2.6合理选择设备型号
        设备是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保证泵站调度自动化稳定性运行的关键所在。随着当前我国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才能实现泵站调度自动化的高效运行,有效减少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因此要注重结合泵站自动化运行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型号,保证使用的设备型号符合泵站调度自动化基本要求。首先,对市场中出售的设备进行综合评估,考查设备性能,优先选择行业内具有良好信誉的设备销售企业进行合作。其次,结合设备运行所处环境特点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2.7加强信息采集和管理
        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综合管理才能提升自动化运行水平,因此要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例如,对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资料等要进行统一管理,对系统中接入设备的运行记录、检修记录等资料要进行统一管理。
        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规模化的水利工程设施,也具备开展水资源科学化管理的条件,能够有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在泵站调度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在保证设备质量和型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管理措施,使泵站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为了进一步提高泵站运行有效性,相关部门应结合泵站系统运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泵站系统中各类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为后续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甘维德.浅析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92-93.
        [2]陈桂清.兰州市大砂沟高扬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103-105.
        [3]刘荣彪.农业水利工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8):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