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宝
身份证号码:37098219741126****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正是蓬勃发展时期,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是否具有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生产产品总是离不开机械设备,可以说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中如何提升设备性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做好提前预防。
关键词:机械电气工程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发展也有了进步。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各类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面对各种高科技,其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离不开机械电气设备的使用,而电气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运行进度。工程机械运行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是电气工程,对电气工程的维护和管理非常关键。掌握电气工程的故障,提出可行的维护管理措施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下文将展开详细阐述。
1 电气工程中的常见故障问题及基本维护
电气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为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维修开始之前,需要对故障前后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基本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工程机械电气维修中应从线路基本状况及基本运动情况出发,找出受损线路,对故障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并进行维护及保养。
1.1 蓄电池故障问题分析
一般情况下,电气工程中的蓄电池故障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电池边缘损坏使得电解液出现外漏、短路或自动放电等问题,这种故障问题的出现会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阻碍。故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蓄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其他具有危害性的杂质,这种成分会导致电池及铅离子出现回路情况;也可能是蓄电池电池电解液含量过高,导致正负极电流之前出现回路。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分析时,需要将问题类型进行分类,将能够检查的范围缩小。维修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线卡进行安装或者分离,并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若存在火花,则能够证明电量总开关并没有关闭,若没有火花,故障问题则存在于蓄电池本身,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对系统进行整体监测及维修。
1.2 机械设备故障
工程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使用人员没有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得机械设备因潮湿等因素出现电路短路故障或漏电情况。如果接触器发生故障,应检查其控制回路,处理启动按钮的接触、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以及短路故障,如果接触器正常,可能是主回路问题,要么就是电动机自身的问题。通常需要更换线圈,并使用酒精擦洗触头,并使用砂纸处理烧焦杂物,重新安装和检验。
2 机械电气工程管理优化
2.1 更新传统理念,实现现代化管理
电气工程是新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管理模式应遵循经济发展水平,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进步,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生产中的发展规律,保证企业机械正常运行。电气工程管理工作运行中,管理者应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减少工作失误,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电气工程应建立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将管理流程和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实现电子化管理,既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有效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及时准确地发现故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维修和检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2 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员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针对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组织专门的培训,便于他们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分配管理的任务,落实管理制度,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进而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工程类的企业还是针对所有的设备一律,采用传统的定期检修方法。这种检修方式对于真正存在隐患的设备来说,是检修不足;而对于一些正常的设备来说,却是多余的检测,甚至一些运行状态较为良好的设备由于被盲目拆装而出现内部故障,这反而违背了检修的初衷。在定期检修的过程中,许多机械设备被迫停止运行,中断供电,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盲目检修是电气设备停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尽量改变这种定期维修制度,制定完善的维修制度,从效益的角度来寻找更合理的维修策略。
2.3 避免盲目的检修
很多企业采用定期检修的方式降低机械发生的故障,但是企业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检修会导致很对正常设备的检修过剩,真正有故障隐患的设备并没有检测出来。定期的检修不仅使运行良好的设备而出现隐患故障,还会给机械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增加故障的发生频率。定期的检修肯定是要机械停止运行,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盲目的检修并不能达到维修的最初目的,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企业来说电气工程定期检修的费用也是非常大的,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支出费用,对设备的维护也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企业应当及时调整这种定期维修模式,制定一套比较合理的完善的维修方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设计合理的维修模式。
2.4 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行现代化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电气工程的管理应该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从实际生产中总结经验,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在对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的运行进行监督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把电气工程的记录管理放在第一位,有效的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的更新使用较长时间的机械零部件,对机械的实时进行监控,可以有效保证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运作时有良好的状态。在进行监控的同时还可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电气工程故障数据库,将电气工程出现的故障直接存入数据库之中,这样可以对出现的故障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在加上参考有关资料,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对电气故障的出现总结相关规律,最终制定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
2.5 加大投资,及时采购更新的设备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竞争力。因此,作为企业要为长远利益着想,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一律做报废处理,不得以各种原因继续使用,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只有确保了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机械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不断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让企业的机械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为企业顺利生产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饶锋.关于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2]严思梦.探讨当前机械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J].商,2015,(10)
[3]刘晓艳.大型机械电气工程维护与管理[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10):119.
[4]刘全照.关于电气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5,3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