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俊
上海上投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避免合作方之间发生纠纷,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应加强对合约管理的重视。本文就工程造价控制之合约管理进行探究,简单阐述工程造价与合约管理的关系,详细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合约管理的具体作用,旨在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合约管理;建筑工程
引言:在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施行合约管理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形成管制作用,为规范造价管理,需要通过合约的方式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多方利益不受影响和侵犯。造价管理一旦失控或无效化,则会使利益方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影响施工进程,对整体的建筑工程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合约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的严格管理,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工程造价控制与合约管理
(一)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其中包括施工费用、设备原材料费用和税费等,通过对工程进行造价管理,能够提前对工程的整体费用进行估算,根据费用来对工程的建设阶段和整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额外的支出,维护建筑利益方的实际利益。在对工程进行造价控制时,能够通过对整体工程的评价和计算来对工程效益进行预估,根据预估的情况和数据结果等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价,使整体的建筑中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和投资周期等受到控制[1]。通过造价管理还能够对施工和项目进行控制,确保施工的进程和资源等消耗程度等受到合理控制,保证建筑利益方的实际效益。
(二)合约管理
合约管理是一种施工合同,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对工程中的各个项目中的质量、费用和施工进度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控制。其能够确立建筑方的权利与义务,在保证双方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但目前不少建筑施工中的团队对于合约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导致目前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良问题,因此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调整和执行。
(三)二者关系
首先,在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与合约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控制关系。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项目的周期、施工技术以及材料价格变化和政府的政策变化等都会对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整个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为避免造价管理失去控制,一般会使用建筑合约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使用建筑合约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等进行约束,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对利益方造成影响。
其次,造价控制与合约管理存在着整体性的关系。二者的目的相同,均为使建筑工程顺利完工,保证利益方的实际利益。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进行造价管理,通过合约,对工程进行管理,避免发生纠纷,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可以根据合约的规定进行合理的解决。如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需要进行索赔,此时可以根据合约的规定进行责任的划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决。
最后,合约为造价控制设定范围,也为其提供保护措施。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工程中的各个项目的预算和花费进行管理,通过合约控制,一方面能够对造价管理的实际控制方式和范围等进行约束,避免侵害其他部门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能够对造价管理进行保护,只要严格遵守工程合约制度规定,就能够有效避免权益被侵害,实现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控制。
二、工程造价控制中合约管理策略
(一)工程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需要对其进行工程造价预算,通过招标来选择承接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投标书中设定的预算价格一旦中标,则会形成合同,需要双方遵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对建筑项目中的各项细节部分进行充分的考虑,设定合理的价格,避免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风险和资金影响。对于建筑周期较短的项目,其整体的投资相对较少时,可以使用总成本固定合同,通过合同来控制总成本,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2]。对于周期较长,投资较多的项目,可以使用加筹合同,增加管理力度,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为保证合约管理的实际效果,在进行建筑施工准备的阶段应对合同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大落实效果,使工程处于可控状态。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合同内容的合理分析,对各项标准了然于胸,近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各个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符合合约条件。为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中合约管理的实际效果,不仅要尽可能的对合约条款进行细化,确保合约符合建筑和法律方面的规定,还要详细交代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措施。
如:建筑施工时工人需要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意外造成施工人员受伤或死亡等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需要企业对伤亡患者进行赔偿,在施工前,各方需要就意外伤亡类的安全事故进行探讨,并对索赔的执行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列入合同中。又如,对工程延期和意外延期违约等问题进行分析。在大规模暴发新冠肺炎后,为保证安全需要停工放假。该原因为不可抗力引起的工程施工停滞,在关于该原因产生的延期和索赔问题时,应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协调解决,力求公平公正,避免后期发生纠纷,应将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加入到合同管理中,为后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方式。
(二)施工过程中的合约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渗透在其中的各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为提高整体的工程效果,管理人员应加强合约管理,不断促进施工人员对合约的认识情况,同时坚决落实合同管理,提高整体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发生问题或纠纷的概率。管理人员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会对工作人员的合同落实情况进行管理,发生违规操作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行为时,管理人员应及时的制止,避免建筑过程和建筑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如施工单位在购买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不少施工单位为了利益的获得会选择购买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或者以多买材料多报销等方式来提高工程的整体造价,导致内部漏洞较多,对建筑物质量有着不良的影响。此时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内部的合约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规则办事,避免施工人员以任何的方式来谋求私利,破坏整体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同的突发情况导致施工项目发生变更,在变更时,需要对工程项目重新进行造价管理。不少施工单位图方便,在项目变更后未对合同进行修订,变更过程中的文件等也较为模糊,导致整体的工程中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纠纷。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管理人员应在工程变更后,重新进行造价管理和合同修订,使合同符合工程现状,避免后续发生不良纷争。例如,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施工疏漏,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后,由于施工人员未对项目进行造价管理和合同修订,在后期工程造价管理未发生变化,仍然按照原本的价格进行,这对施工单位的利益产生影响,在进行责任追究时相对困难,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因此,在进行项目变更后,应及时进行造价管理与合同变更,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施工方案。
(三)建筑工程后期的结算过程
在施工后期,工程造价涉及到工程结算的内容,需要根据工程中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审批[3]。施工单位应将工程量和相应的工程造价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合同的内容来对整体的建筑款项进行计算,整合已付款项和未计算款项,建筑企业应按照合同要求在限定日期内进行款项的结清,如发生违约现象,应根据合同管理中的条目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在建筑工程结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争议,一般关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收费、工程变更材料缺乏问题以及工程量是否超出等现象,为使工程结算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合约管理,利用合约中的详细规定,对纠纷中的问题处进行合理的判断,顺利的解决经济纠纷问题。
(四)工程造价控制中合约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在合约管理过程中,首先,合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造价管理和合约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在整个工程中都能够对各个项目和重点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在设计合约条款时,应由专业的人员来拟定,使合约符合法律规定,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最后,在工程变更后,应及时对合同进行调整,加强对变更的约束,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保护各方利益。
结论: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与合同管理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避免发生纠纷,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使工程造价控制与合同管理能够落实到位,进而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非.新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城镇建设,2020,000(003):311.
[2]马丽彩.建筑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法研究[J].低碳世界,2020,v.10;No.207(09):183-184.
[3]籍佳智.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实践[J].交通世界,2020,No.537(1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