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马依军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马依军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土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土建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标准进行施工,才能提高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将对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进行探析。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基建部    马依军    25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土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土建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标准进行施工,才能提高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将对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土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土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土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并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
        1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2.1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建筑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全面保证建筑稳定,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在建筑中,地基沉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在土建工程中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就是地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地基形成合理加固,最后,在使用一段时期导致应力下降,房屋就会呈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轻则导致建筑物倾斜,重则会造成墙体结构裂缝,房屋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为了有效解决好下沉的问题,就需要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保证建筑的稳定,保证结构不变形,改善受力不均现象。也就是说,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建设全部完成以后,再通过后期的施工,对各个单体的建筑进行连接,保证各个单体房屋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平衡建筑物地基压力,解决房屋建筑物空隙,这样,就能够减少沉降,使房屋更加稳定安全。
        2.2减少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为水泥,水泥的水化热特性会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表层的热能可及时消散,而内部热能不断堆积,使得内外温差不断增加。受到温差的影响,混凝土内外胀缩不一致,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另外,外部环境中气温的高低变化也会对混凝土的胀缩产生一定影响。为避免因为温度变化导致的混凝土构件热胀冷缩问题,也需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让混凝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收缩,增强其温度适应能力。在高层房屋建筑中,温度后浇带的保留时间通常不低于28d,确保混凝土完全硬结后再浇筑后浇带。



        3土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浇筑前准备工作
        首先,材料是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用的膨胀剂中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并进行一定的搅拌处理,从而形成施工中所用到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水泥的膨胀率进行有效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来对外加剂的使用量进行一定的调整,另外,由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需水量和骨料的级配都与普通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特定处理。例如:需水量比以往混凝土多将近12%,骨料需要采用间断级配的方式。其次,就机械设备准备方面而言,不仅需要在机械设备方面进行准备,而且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维护和检修等,并且要在检修完成后进行技术方案的交底工作。另外,在技术方面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技术人员需要对全局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并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及时地调整。最后,设计和监理等多个部门需要先对施工图纸进行检测和审核,通过审核以后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确保所有操作步骤和流程都是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和完成。
        3.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3.3混凝土的处理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有效计算,通过三掺的手段来保证后浇带混凝土与之前的混凝土得到有效结合,三掺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膨胀剂和粉煤灰的作用来降低水化热峰值,使其在性能上得到显著提升,在利用减水剂对水量蒸发进行有效控制,使其紧实性得到有效增强。其次,需要对钢筋表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从而为提高其混凝土浇筑效果提供保障。另外,需对浇筑的厚度进行科学计算,并保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将模板充分浸湿以后,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依次的施工,在振捣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坍落度进行及时测试,还要对振捣后的混凝体进行表面浮浆处理以及刮平处理。最后,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采取喷洒养护剂以及管理工作来实现养护的目的,另外,浇筑工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逐层操作的方式,因此,后续模板的拆除工作中也要逐层来进行操作。
        结束语
        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始终是现代土建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阻碍施工的顺利完成,在此形势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促进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山.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20,39(23):133-134.
[2]黄加增.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实践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
[3]刘涛,孙智慧,姚锡伟.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1):111–113.
[4]杰,李德龙,李学良,等.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C]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