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性住宅设计策略分析 肖杰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肖杰
[导读] 在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基于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养老住宅建筑设计,要立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心理特征,进行合理化设计,坚持以老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为老人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养老空间,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浙江省杭州市城理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肖杰   310000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基于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养老住宅建筑设计,要立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心理特征,进行合理化设计,坚持以老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为老人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养老空间,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适老性住宅;设计;策略
        前言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加强人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社会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以及居家养老模式三种,受到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是核心要素,社区是依托、专业化服务是依靠,是一种为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的社会化服务形式。因此,基于这种模式下的养老住宅建筑设计应该从满足老人的需求以及方便老人生活的角度出发,体现人性化设计,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深入分析“居家养老”模式下养老住宅的建筑设计,对设计工作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思考,实现养老住宅的最优化设计。
        1当前我国老年人居住现状分析
        1.1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居家养老模式是针对当前老年人最普遍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老年人没有脱离自身的交际圈,能得到家人照顾以及邻里关心,同时社区也会给老人提供帮助,实现了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老年人居家养老又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独居老人居家养老,一般指的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第二种是多代型居家养老,这是一种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居家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独居式居家养老,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常见的养老形式。
        1.2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当前,我国现有的养老住宅设计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生活所需。例如居住空间的设计不合理,住宅设计中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如楼层高的地方未安装电梯,给老年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再比如厨房、卫生间的大小和防滑设计没有基于安全性原则,使得老人在使用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同时室外配套设施安置不合理,使老人的活动场所大大减少。因此在居家养老模式下对老年住宅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安全、便利、健康原则,提升老年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适应性,使得住宅设计更加合理。
        2以居家养老为主的适老化住宅设计
        2.1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
        适老化公共空间包括社区公共生活空间、楼宇内部公共空间。在适老化设计过程中,公共空间设计属于薄弱环节,但是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比如很多老旧底层住宅没有设计电梯,也无法改建添加电梯,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正常下楼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为了不麻烦子女,不少老年人只能长期蜗居在家中,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普通住宅项目中的适老化设计进行了解,发现部分较为人性化的建筑项目基于老年人的自身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环形步道。现有住宅设计中,即使是中低层建筑也会配置电梯,这是适老化公共空间通用设计的要求。


在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安全问题,如老年人步行速度缓慢,为了避免其在住区活动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无法快速回家,可设置遮风挡雨的连续长廊与各个楼栋进行合理串联,让老人们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安全地在住区活动;楼栋公共空间区域的设计,需要适当放大空间尺寸,并设置无障碍扶手,满足多种类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2.2适老化套内空间设计
        套内空间是老年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设计过程中增加适老化设施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这也是每个老年人对套内空间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因此,需要将套内空间设计作为提高老年人高质量生活的重点。对比普通住宅和适老化住宅设计的特点可以发现,适老化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创新性设计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适老化功能空间设计更具普适性,能够作为适老化通用设计原则使整体空间实现一体化、集约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行动不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相应的辅助工具,并确保室内空间的视线良好,便于老年人日常更好地活动和交流,且在老年人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基于上述需求,需要在套内空间设计中以大空间结构体系为基础塑造完整的集约型空间,与老年人有较强关联性的空间,如起居室、厨房、餐厅等可以构成一体化空间。同时,适老化设计还需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居住者对房间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持居住空间的灵活性。普通适老化住宅设计以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为主,酌情考虑行动不便的人和幼儿,所以在主要功能空间设置上是对正常范围内的无垂直型高差和空间制度进行考虑。但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住宅,在适老化设计方面需要对老年人的特殊行为习惯加以考虑,如对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才能在住宅空间内行走的老人,该种情况下便需要尽量扩大空间的尺度,但并非单纯的比例缩放,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在有限的居住面积范围内,取消利用率较低的次卧,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起居室空间放大,然后通过回路设计将起居室、卧室、阳台等室内空间进行有效串联。
        2.3适老化集成部品设计
        随着现代适老化设计的逐渐发展,新建普通住宅中也开始添加各种集约部品,为居住者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本次提出的适老化集成部品设计为适度选择适宜的产品,比如传统适老化设计中需要在居住空间设置相应的扶手,但新的普通住宅适老化设计则是以满足住户连续界面形式的支撑、依靠、俯卧等需求。因此,在设计与安装适老化集成部品时,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来满足某个人利益,而是需要尽量为每个人创造共同便利。有老年人居住时,必须设置连续扶手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承重墙体和轻钢龙骨墙体上进行预埋构件的设计,为了能够在未来对扶手进行改造,可以采取潜伏设计。适老化住宅在设计过程中,集成部品设计更加直接,基本不会设计在隐晦之处来弱化功能部品,而是尽可能在老年人需求的地方增加适老化的部品。现今,我国有很多空巢老人在家独自居住,安全性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抛开空间设计手法差异等,对比普通住宅和适老化住宅的集成化部品配置,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不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部品配置越来越完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集成部品适老化设计已经逐渐提升。
        2.4适老化住宅设计中集成技术的应用
        在适老化住宅设计过程中,运用综合性集成技术能够满足老年人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需求。适老化专项技术并非技术创新,而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整合,以集成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居住的功能性。普通住宅需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选择对应的技术体系,适老化住宅则需要对“老年”加以关注,如在设计中应用可视门禁系统、住区定点监控系统、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等。
        结束语
        在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基于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养老住宅建筑设计,要立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心理特征,进行合理化设计,坚持以老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为老人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养老空间,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昭斌.北京老旧小区住宅建筑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2]郭航.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农村适老化建筑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