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潘伟杰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潘伟杰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促使建筑工程实施有了新的进展。而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逐步扩大。据统计,我国现建筑工程项目每年的施工面积有90多亿平方米,所消耗的钢筋混凝土数量将近20亿万吨,其数量占世界总使用混凝土量的一半以上,使用规模较大,实际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3305011990080****9   潘伟杰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促使建筑工程实施有了新的进展。而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逐步扩大。据统计,我国现建筑工程项目每年的施工面积有90多亿平方米,所消耗的钢筋混凝土数量将近20亿万吨,其数量占世界总使用混凝土量的一半以上,使用规模较大,实际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混凝土施工工程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整体的稳定性,是建筑工程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混凝土的结构较为庞大,质地较为厚实,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难点。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对于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它受到内部、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分析和总结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配比
        在施工活动进行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类型与具体用量进行试配。在此当中,需要在保证满足工程施工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水泥材料用量进行尽可能的减少。在混凝土材料当中,骨料具有较高的占比,需要能够选择具有较小膨胀系数、良好级配且表面清洁的骨料。砂子可以选择二区中砂,其中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碎石粒径控制在5~30mm之间。在具体配置当中,可以对一定量的粉煤灰加入实现对水泥材料的替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其在细度方面同水泥颗粒具有一致的特点,在对水化热问题有效缓解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水泥量节约的效果。而为了能够延迟水热释放速度、减少水化防热量,则可以选择中、低水化热材料,如矿渣硅盐酸水泥等,同时做好水泥用量的控制。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现代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全方位管控。混凝土的材料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如对于地基浇筑、承重墙的施工,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材料,保证其能承受建筑的整体质量;对于外部的混凝土材料,要选择防侵蚀能力较强的混凝土材料,避免外界侵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和管理缺陷,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现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要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浇筑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分析,选择适合不同施工项目的混凝土原材料,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负责企业要对混凝土原料进行严格的把控,选择适合的原材料,采用科学的混合、配比方式。施工队伍需要委派质量监管人员在搅拌站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搅拌过程进行监管,监管人员还需要收集相应的混凝土材料信息,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3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振捣施工作业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后开展的,这种施工流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材料出现分布不均匀密实的问题。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不采用这种施工流程,非常容易发生混凝土无法有效的填充模板缝隙或出现混凝土填充缺陷,进而使得整个施工结构体系的质量难以保障,并极易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从当前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应该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和施工强度来执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振捣技术,并且这类工作多是采用人工作业或是单纯地依靠一些相关设备完成的,但是,为了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依靠一些大型机器开展相关工作之后,部分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人工作业来进行完善,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利用这种人工与机器设备协同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振捣作业的施工质量。


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明确振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要保障振捣施工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且要保证在开展振捣施工时,振捣棒要插入到混凝土中并保证合理的间距,只有保障了这一点才能够保障振捣施工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最后,在开展具体施工时,相关人员还应该把握施工时间与次数,在适当的时候结束振捣作业。
        2建筑混凝土作业的质量管理策略
        2.1对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在整体建筑施工的设计中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优化其施工方案。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温差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因此在设计之初,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情况,根据具体施工的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需求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加大钢筋的配比,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影响程度,另外结合其他影响因素,也要提前做好相应的优化设计预案,这样就能在设计阶段为后期的施工奠定更好的基础。
        2.2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控
        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通常会导致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增大,从而很容易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建筑质量和正常的施工进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要优先选取水热化反应时放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其它材料的配比和选择。例如,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择颗粒级配,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含泥量等多种因素,同时对于掺合料以及其它外加剂选择和用量也要做好把控和配比,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2.3科学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施工前,要开展一些必要准备工作,例如,应进行一定的混凝土试伴工作,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合理的增加或减少水泥量,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在优化混凝土各原材料的配比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少水泥量,加入一些粉碳灰,并根据相关理论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胶的比例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并有效缓解其内外部的温差问题,从而提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4温度控制管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温度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外部温度来说,在实际控制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此,则需要积极做好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在施工当中,需要通过液晶数字电子测温仪对温度进行检测。首先,可以在混凝土上不同位置对温度点进行设置,通过测温仪对不同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做好温度数值的记录。在此过程当中,对温度点进行科学选择十分关键,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力分布规律与对称性进行选择。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混凝土内部温度对不同温度点平均值进行估计,之后结合外部温度做好内外温差的计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建筑物更具可靠性和持久性,首先要从基础上保障相关工程材料的质量以及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能够符合工程的实际标准。其次,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工程的最终整体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故相关企业要从基础上做好各类预防工作,并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进而及时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最后,还应该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并不断地提升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建筑相关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筑,2015,0(35)
[2]赵炜.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