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   作者:金咏虹
[导读]

金咏虹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城第一小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79-01

        教育信息技术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包括诸多内容。把教育信息技术和自己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想才是学习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的。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一名教师你首要的任务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动“,就是最好的吸引力。这有许多因素,它包括:手动、脑动,口动、情动、意动等,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吸引的过程。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被束缚在狭小的课堂内,教师是学生们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难免简单,呆板。于是吸引力显然难以达到,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而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介入,对传统教学则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计算机的介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提高多方面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显而易见,现就以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谈谈我的感受: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展现趣味课堂导入
        小学音乐教学要体现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打造课堂的高效性,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来创设课堂情境,用趣味的情境创设来导入课堂,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开展才能更加的顺利,为此,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趣味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学习歌曲《哦,十分钟》时,教师就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了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当中,感知音乐作品的欢乐情绪,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为全面学习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结合歌曲的主题内容,制作了生动趣味的MTV,抓拍了学生们课下玩耍游戏的情境,将它作为课堂导入的音乐,在学习之前进行播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歌曲的欢乐情绪,教师在播放视频录像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表演,让学生结合视频中播放的欢乐场景,进行现场的游戏表演互动,营造课下快乐无限的美好时光。在多媒体教学的配合下,教师展现了趣味生动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新颖的导入中,有效的激发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为了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巧妙结合多媒体,进行趣味的课堂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媒体创设的欢乐氛围中,感知课下玩耍的那种愉悦情绪,并结合现场的游戏互动,来真切体会下课十分钟的快乐,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认真实践,不断推敲,处理好个人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间的关系。使用所有教学手段都服务于目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服务与课时、单元、课程等目标,乃至为了实现学生发展这一最终目标。音乐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间的关系。教学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者四个要素。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各司其职,但又彼此联系。同时,音乐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间的关系。音乐课堂教学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应局限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要使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知识并运用教学策略。音乐教师也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高效性与先进性,宛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提高音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够,而且学校也不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这就导致即使有完好的多媒体设备,教师也不会很好使用。在这方面,学校需要给音乐教师提供条件和时间,培训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学资料,使用PPT、Dreamweaver 等软件制作课件,熟练操作计算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教师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在业余时间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在课堂上可以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
        四、更新学校师生教学理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音乐课不重要,在学校里要么被其他课程代替,要么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教师只是口头讲授,学生死板地接受,还有就是学生专注于文化课,很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中。在此,必须更新学校师生教学理念,明确音乐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基于网络的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育人效果。学会用拿惯了粉笔的手点鼠标,用写惯了教案的手制课件,把多年习惯的一支粉笔写古今、一块黑板种春秋的传统做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使用现代化的智能工具,用超前的行动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时代的脚步。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让学生既能感受到音乐的精髓,又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将音乐的知识、理念与唱法传授给学生,是一名音乐老师当前最大的挑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学会使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更需要学校与音乐教师切实采取策略,创建优良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更新教学理念。
        总之,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中,教师要巧妙的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实现小学音乐的高效课堂。帮助小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教学情境中感知趣味、在多媒体课件的作品简介中深入探究、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中拓宽学习,引导小学生真正体验现代化音乐教学的无限生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