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性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朱春华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技巧与策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阅读活动,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朱春华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沧港镇新兴中学  4159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技巧与策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阅读活动,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教学  主动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12-01

        一、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学习模块,也是其他模块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要积极地对原有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总体水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问题
        2.1、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2.11、小学高低年级之间的教学存在差异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这两者之间的教学重点也存在差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会更加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学生的生字积累、课文背诵等方面。而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语文教师总是认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会跟随小学生年龄增长以及后期的语文学习而进步,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时期,只需要为学生打牢语文学科基础即可。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除了课本当中的一些阅读篇目,会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之外,对于小学生在练习当中所遇到的语文阅读题,很少会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2.12、学生对教师的心理依赖较强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总是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让自己写生字就写生字,让自己背课文就背课文,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很多小学生甚至都无法进行独立学习,按时完成最基本的家庭作业也比较困难。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对教师开展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形成了阻碍。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意识,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独立阅读意识都没有,一遇到阅读题目就只会空着不做,等待语文教师为自己讲解,那么对于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是毫无帮助的。
        三、解决问题
        3.1、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思维培养策略
        3.11、给予适当指导
        不同类型的文章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接触多样化的文本类型,从而逐步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其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融入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阅读方式获得的阅读体会,提高阅读能力。
        3.12、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选择阅读课堂内的文章,极少主动阅读课外作品。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根据课堂所学课文进行自主搜索,鼓励学生阅读同类型作品,并将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3.13、转变教师的传统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师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要充分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一定要充分明确的事情是,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充分强调其语文基础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不需要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即使教师能够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多语文汉字,但是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这些汉字,也关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教学思想是否正确,不能把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汉字学习相剥离。从某一个程度上来讲,中国汉字自诞生开始,每一个汉字背后其实就相当于蕴含了一篇小小的语文阅读篇目,这个小小的语文篇目代表着这个汉字诞生的背景,这个汉字象征的意义等多个方面。所以说,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借助汉字背后的故事,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14、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学生有足够多的阅读经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才能够逐渐提升。所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能单单从课堂教学这一个方面入手,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络,向家长推荐一些有价值的阅读书籍,然后让家长为学生购买。并可在班级中设置小型图书角,鼓励学生将有益的书籍存放其中,这些书籍可以由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自由借阅。总之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体验与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他们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感知力,达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永远记住:方法比答案重要!
                四、结 论:
        4.1、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能力,学生阅读量越多,阅读体验就越丰富,进而形成自主阅读的需求。
        4.2、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要将其合理安排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阅读教学资源,创设阅读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3、同时,教师还要将阅读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其阅读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作者简历:朱春华,女,汉族,1971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沧港镇新兴中学,大专学历。1991年中师毕业,1999.6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小学高级职称,现任湖南省汉寿县沧港镇新兴中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森华.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求知导刊,2020(37):58-59.
[2]后明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41.
[3]慕鹏飞.小学语文阅读的开展策略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