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杜韩毅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杜韩毅
[导读]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作业环节,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与使用寿命。
        天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作业环节,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与使用寿命。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有了明显增长。这就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断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具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
        1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种以水、凝胶材料以及其它物质为原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搅拌,最终形成建筑石材的技术形式。混凝土施工通常具有工期长、工程量大、涉及施工环节多等特点,所以想要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管理。伴随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向高层化和大型化方向,其内部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这也给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增加了一定难度。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2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材料因素
        房屋建设项目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非常多的材料。在建筑的施工材料中,混凝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房屋项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施工企业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这样会使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不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比如,建筑物的楼板会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的承载力,给建筑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施工现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一些施工企业选择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混凝土材料在长时间以及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问题,使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环境因素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会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而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收缩以及热膨胀等物理变化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硬化过程中,水泥会进行水化,该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使结构温度升高。结构表面可以与环境进行快速的热传递,进而温度升高相对较少,而结构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积聚在结构内部,使结构内部温度骤然上升,因此,结构内外部温差较大,由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相差较大,从而产生裂缝。如果此时环境温度较低,与结构内部温度相差较大,会加剧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干收缩开裂主要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分散失过快,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情况,最终产生裂缝。
        3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3.1混凝土配置
        在混凝土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具体需求对水泥、骨料、水和添加剂进行科学配置,使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在混凝土配置环节,对于骨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对骨料进行筛选,使骨料的颗粒大小满足规范要求,如果是细骨料,需对其细度模数进行检查,进而测定出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所使用的水需保持洁净,严禁使用废水、污水。如果需要添加外加剂,则需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添加,以防止计量过多或过少影响其与混凝土的化学反应。
        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执行浇筑和振捣等步骤。

分层浇筑法是当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浇筑方法之一,分层浇筑可以促进混凝土间的联系性,进而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在混凝土的浇筑环节,需要对浇筑速率和浇筑环境进行严格把控。当出现降雨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不宜进行混凝土浇筑,以防混凝土材料掺杂雨水或杂物,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产生影响。在浇筑速率方面,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匀速浇筑,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及时供应,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一次性完成,防止因间隔时间过长而导致已浇筑部分出现初凝现象,进而影响混凝土的结合度。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混凝土倾落度过大,则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所以,施工人员要结合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浇筑作业计划。如果浇筑作业高度大于2m,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溜槽的方式进行浇筑;当建筑结构大于8m时,就需要采用振动串管的作业方法。
        在浇筑过程中,还要配合相应的振捣作业,通常要在混凝土浇筑的20S内完成振捣。振捣的目的是将混凝土材料进行均匀捣实,将其内部空气排出,以防止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需应用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部进行振捣,操作人员需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合理选择振捣强度,同时该过程应遵循“快插慢拔”和“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操作原则,并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循序振捣或分层振捣的方法,对于混凝土的振捣强度和振捣时间也要做到严格控制,只有采取合理的振捣操作,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3.3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强度,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所以,改作业环节也应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混凝土养护工作中,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在完成拆模作业后,工作人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处理,以避免阳光暴晒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干缩裂缝,浇水的频率和时间要依据天气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则需在养护环节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工作人员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垫或应用防冻剂,以防止混凝土冻结现象发生。只有采取了科学的养护措施,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提升结构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3.4混凝土裂缝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现象是十分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之一,所以对于裂缝的防治也是保证混凝房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具体的裂缝防治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对材料进行科学配比与拌合,如应用商品混凝土,则需要在施工前严格审查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明与检测报告;第二,注重模板安装质量,在模板搭设环节,不能出现支架倾斜的情况,对于固定模板的螺栓要进行认真检查,以提升模板的稳固性,防治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位移或是漏浆等问题;第三,强化浇筑现场监督管理,质检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严禁浇筑作业中出现工作人员私自加水的行为;最后,在模板拆除过程中,质检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凝固强度进行严格检查,在达到标准强度后才能进行拆模作业,以防止拆模过早引起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拆模完成后需配合相应的养护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现代房建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材料,所以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在房建施工环节,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分析常见的质量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同时注重对混凝土作业技术的完善,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2]张伟.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曹策策.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2265.
        [4]王广林.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