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6期   作者:王勇
[导读]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
        王勇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不断提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体积也越大,显著的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大体积建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较为成熟,不过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了施工管理问题以及施工技术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导致裂缝出现,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厚度大,在浇筑期间以及完成浇筑之后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随着热量在混凝土的内部聚集,并且长时间不能散发,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很大,随之出现温差应力;其次是在施工期间需要不间断进行浇筑,加之浇筑量很大,如果出现间断和空隙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而裂缝问题的处理也要比一般的混凝土裂缝更加难以处理;最后,施工工序较为复杂。由于施工要素和环境的变化,使得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温度控制和养护要求都很高,需要对搅拌环节、振捣环节以及浇筑环节加以重视,同时也对施工材料提出了很高要求。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2.1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间需要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足够,施工人员还要对混凝土分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需求量。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马歇尔体系的级配系数,之后合理调整。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水泥的选择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矿渣水泥和硅酸盐水泥,需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材料,主要考虑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如果水泥的细度不足需要及时处理。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基础上将水泥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化学药剂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加入煤灰可以延缓凝固时间,让凝固的时间变长,避免快速凝固升温。借助粉煤灰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对于骨料的利用也十分关键,一般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骨料比例为80%,以清洁程度较高、岩石弹性较小的骨料为主,要求粗骨料的粒径较大。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采用厦门市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等资料均齐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2浇筑技术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应该先明确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结构指标、钢筋疏密程度等,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浇筑技术,不同施工位置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而才能获取良好的浇筑效果。在进行底板浇筑的过程中,可以实施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对其进行平面分条、斜面分层,在底板下端实施浇筑。需要注意说的是,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每一层的浇筑应该根据从下向上、以坡浇筑的方法。同时,在进行层间浇筑采用间歇方式时,假如间歇的时间较长,或者超出混凝土初凝的时间,需要结合施工缝处理要求进行,保证浇筑的可靠性。

在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该根据60天强度进行,满足设计要求,重视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材料的质量,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防水效果。在夏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进行降低,内部预埋管道时可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降分,更好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效果。
        2.3混凝土振捣技术
        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振捣技术的实施,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平整性等,可以在浇筑带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器,结合混凝土自然凝固的状态,在混凝土三个部分均等设置振捣器,从而保证振捣的密实性。在夜间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照明,并看到底层钢筋。在实施混凝土振捣技术时,振捣棒的应用应该上下抽动,将混凝土上下层充分震动,每一次的振捣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的均匀性、平整性,不再出现混凝土下沉、气泡为基准。假如钢筋混合较大时,震动角可以适当倾斜,震动速度保持50cm。主要注意的是,在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该远离钢筋、预埋件、管道等,避免出现碰撞,影响振捣效果。
        2.4温测技术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这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面积较大、内外温差大、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为了避免底板出现裂缝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采取措施对温度控制。在本次施工中利用了电阻型温度计,技术人员在测温的期间需要测量各层的温度,并且对测温点和测温线合理设置,确定位置后做好标记,让测温线和钢筋充分接触,包裹好外部的导线头,进而保证检测结果。测温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测量和填写测温表,然后技术人员对数据整理分析,合理采用水化升温、减小混凝土收缩等措施,避免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大于25℃。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主要是避免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所以一般不会再在夏季的午间浇筑,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遮阳棚,也可以使用冷水搅拌、原料冷却的方法,在该环节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保温层的效果模拟,以此节约施工成本。
        2.5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求土结构进行彻底的养护,该环节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出现裂缝问题,所以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型,另外需要对温度的变化加以重视,要求施工人员利用降温方法,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养护期间需要选择合理的保温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保温之后对模板拆除。施工人员要考虑到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而保证养护环节的科学性。可以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定期(持续时间至少14天)对表面进行喷水,以此起到降温的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可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使其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双营.大体积抗冻融混凝土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2):97-98.
        [2]景永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8):42,45.
        [3]马志亮,王松亚,刘剑斌.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城市住宅,2020,24(4):117-120.
        [4]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19-120.
        [5]卜肖肖.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名城绘,2019(8):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